第(2/3)页 当然是以私人教练的身份。 原则上,这种级别的集训是不允许私人团队入驻的。 不过他是个例外,再加上由耐克公司直接赶来的坎比特,二兴的二人辅助小组,不仅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相反吸引来其他青年队教练员的围观。 这一天,二兴等人来得很早,并且在食堂吃早饭时,就跟全体队友们见了面。 一开始,表面的热情之外,还是有部分队员心怀抱怨的,毕竟二兴的特殊待遇让他们感到了心里的不适。 但第一次入队训练,跑圈之后的还只是专项练习前的集体热身活动,就让这一部分人紧闭上了嘴巴。 原因是差距太明显了,由坎比特带头做出的那些专业热身动作,全队上下七十几个人,居然只有二兴能全程跟下来。 这也是集训队教练组的特意为之,一来考察一下坎比特是否名副其实,再就是想见识一下国外的职业运动员的热身项目都有哪些。 队员们跟不下来,当然有年龄的原因,有第一次接触新动作的陌生感,还有东西方运动员体质差异过大的元素。 但是同样第一次跟着坎比特活动的二兴,通过近乎完美的几组热身,就等于间接告诉了他们运动员个体之间,存在着的先天差异还是切实存在的。 几组之后,集训队自己的教练组把热身暂停,再请坎比特把所有的动作分解了,一遍遍带着大家练习。 二兴则是把坎比特的内心想法翻译了一遍:“按照他的说法,这几组动作已经是最初级的了,是他早年中学时候首先接触到专业训练的几组动作,实际上就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制定出来的......” 连其他青年队的教练都在一旁倾听,甚至有人在拿着小本本记录着。 等他解说完,这支集训队的总教练马传义说话了:“二兴,你说说自己的亲身感受,觉得对我们队员的临时抱佛脚会有明显效果吗?” 二兴苦笑:“明显效果谈不上吧?只是热身,把身体活动开而已!不过,我的个人感受是比目前咱国内习惯的动作稍显复杂,但对于逐渐增加心率、向肌肉输送血液和放松关节,有着很明显的效果。当然了,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自身感受也会不一样,反正对我来说,它可以让我快速进入比赛状态,更好地专注于比赛。” 另一位男队教练胡东生笑着点点头:“我跟着做了两组,是感觉出了明显的不同,在我的角度来感受,好像是满足了身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就好像随时能走上比赛场地的信心有了。” 昨天接待二兴的那位王忠教练,也在点头配合:“我的观点是今天就这样吧,大家能跟就跟,不能跟的就放缓速度先尝试着去适应。等今天上午的训练结束前,召集大家,搜集一下每个人的切身感受,然后再决定下午的训练方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