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没看什么……”小太监思绪拉回,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方才程大人想我点头问好,还提醒我注意脚下,我进宫这么些年,还从没见过人这么好的官员。” 同伴摆出一副十分熟稔的样子,得意道:“那是你刚调来御书房当差不了解,程大人一直都是这样的,无论是宫婢还是太监,他见谁都是客客气气的,我从没看他跟谁红过脸。” 小太监闻言感叹道:“之前一早便听说翰林院的程大人脾气秉性好,如今一见,果然是人似其貌,表里如一,内外皆是个温和君子。” 同伴理所当然:“这是自然!程大人可是一甲头名的状元郎,品、貌、德、才无一不优,他出身贫寒,更能体会底下人的不易,从不摆架子,没有人不夸他的!不然翰林院的官那么多,除了程大人,你可见陛下还把谁叫到御书房侍过墨?” “我听陛下亲口说过,这些年来的经筵讲官中,属程大人讲得最好,鞭辟入里,由浅入深,有一次我跟着陛下去听经筵,连我都听懂了,可见程大人讲得有多好!” 小太监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怪不得外面现在都说程大人圣宠正隆,已经算得上陛下的亲信之臣了,今日是在御书房陪侍笔墨,明日说不准就要进六部任要职,怕是入阁都用不了多久了!” 同伴聊得入了神,一时嘴里没个忌讳,大言不惭地道:“要我说,还得是程大人这样的官员才配得上称作贤能之臣,不仅才华斐然,可为陛下分忧,还立身清正,忠君为国,从不与那些人同流合污。” 小太监不知从哪听来些传奇八卦,自己在脑中组合美化了一番,颇有些感慨地道:“程大人出身寒微,求学之路异常艰辛,当年好不容易走到了殿试这一关,明明卷子答得顶好,却被那些捧高踩低的势利小人硬生生压了名次,屈居一众世家子弟之后。” “亏得当今陛下慧眼识英才,发现了程大人这块蒙尘的金子,硬是顶着一众古板老臣的压力,把程大人提到了一甲第一名,将他点为了状元。” “而程大人为报陛下知遇之恩,更是尽忠职守,兢兢业业为上分忧,但凡陛下有需要,他总能提出解决良策。有如此明君贤臣,我大夏定能蒸蒸日上……哎哟!” 小太监正豪言壮语地发表感慨,脑后却猛地挨了一记,疼得他龇牙咧嘴。转头一看,便发现宁福海沉着脸站在身后,两个太监顿时吓得缩成了个鹌鹑:“宁公公……” 宁福海板着脸,呵斥道:“你们两个不好生当值也就罢了,竟然敢在这躲懒闲聊,甚至还嚼起了陛下和程大人的舌根。天子朝臣之事,也是你们这些下等奴才能随便议论的?自己去领三十手板!” 三十手板,打下来岂不是手肿得好几天都消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