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当然有法子,但、还想参考李书深的意见,给自己查缺补漏,确保万无一失。 “对对,你们也赶了老长的路,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才能想出好法子。 那你们休息吧,我明天再来。”只要没有完全拒绝就还有希望,张镇长识趣地回去了。 而吃饱喝足的成南几人,也得到了一间大通铺可以住。 他们没钱,肯定不能让几个孩子出钱让自己住上房啦,能有一个避雨的地方已是孩子们大大的善良了。 姜长安四人还是要了一间有前后屋的上房,一天二两的价格。 四人回屋坐下,姜长安就迫不及待地问起来,“书深有没有什么良策?” 李书深轻笑一声,“我见你没有当场拒绝,想来是有法子了吧?难道担心镇长不可靠?” 呵,被这小子猜到了,“没错啊,不在其位,不沾其事,大包大揽后谁知道会生出什么事端来。” 好人通常没有好报没听说过么?姜长安可不敢盲目地出手。 “你的顾虑也没错,所以我们不全揽,从旁协助就是了。 救灾流程无非是解决灾民的吃住问题。 住的地方以你的技术,随便可以这在地界上,短时间内建好房屋。 吃的话..”李书深手指轻敲着桌面思衬起来,姜长安最在行的就是工艺技术类,她也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来。 所以,“你应该是想建造能在洪水里稳定行驶的船,到别的地方运回救灾物资吧?” 如此,灾民的吃住就都可以解决啦。 灾后的建设又另当别论了。 姜长安一阵佩服,“我就是这样想的,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吧?我们越来越有默契了搭档。” 洪水基本上蔓延在沿河地带,那没有靠近这条大河的地方肯定没有受灾吧?想来一定有粮食。 他们目前缺的就是几条好的大船。 李书深手指一顿,差点没敲到姜长安的小脑袋上,“搭档就罢,蛔虫就算了。 不过,我突然想到,我们也许不用去很远的地方运粮食,还是免费的那种。” 李书深勾唇一笑,煞是好看,“两年前,上一任县令因军粮一事被革职查办。 西北战事吃紧,朝廷内斗混乱不堪,上一任县令的粮税被征,即将运往边关的粮食被人动了手脚,掺合一大量的砂石。 这事被来押运粮草的军方人士一眼窥破,就在他们准备找县令算账的时候,县令却在短短时间内,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粮食又换了回来。 含砂的粮食不翼而飞,完好的粮食安全交到军方手里。 但、就是这样本事与富有的县令,最后引发贪污与腐败的案件,最后还是被斩首了。” 这就是官场的残酷,无关对错,只论输赢。 上个县令也只是上头势力斗争下的牺牲品而已。 所以李书深才迫不及待的想到得到势力,保护他与姜长安,以及以后的官途。 “你是说那批含砂的粮食就在附近?没有被洪水淹没吗?”姜长安一秒通透。 “对,具体在哪里并不知道,只听说在这附近的山上,应该不会被淹没吧? 而且我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可以找得到,并且能把含沙的粮食筛选干净,对吗?” 如果是李书深,他一定要好久才能找到粮食,毕竟前世只听说十皇子的军队被逼进这附近的山里数日。 但庞大的军队并没有被饿死,听说靠的就是那批含沙的粮食。 但现在姜长安有透视的能力就不一样了。 而且她那么会做机器,做个筛子机不成问题吧? 这是李书深对姜长安技术的最高评价以及认可。 “那好吧,我们先来解决住的问题,然后再造船运粮,再出门找那批粮食。 我就画个图纸,想来一个镇上的木工应该很多,届时让他们去建造就是。 这么多灾民,想一户一栋屋子不现实,我们就建几个大工棚,能遮风挡雨就行。 结构简单,以稳固为主,梁柱就用木头,面与墙就有油布,以后撤掉也方便。 再建几艘船,如果找不到那批粮食,可以让他们先去其他地方买。 再来就你说的筛子机了,一两台足够。”姜长安边说边画。 很快就搞好了。 几人已经见怪不怪,这些事对姜长安来说再简单不过,他们震惊的数次多了,现在已经变得百般聊赖。 四人好好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张镇长天不亮就来到了客栈里等着。 他急得嘴角都起泡了,哪里能睡得着,否则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几个孩子的身上。 姜长安也不含糊,早早起来就下楼,将一叠图纸交给了张镇长。 “这是我能到的最好的办法,张镇长看看可否实施? 我也只是空有想法,人力、物力方面还是需要镇长这边想办法去招办。” 姜长安并没有把含砂的粮食说出来,他们商量好了,等东西找到以后再说不迟,否则最后找不到,那不是空欢喜一场。 搞不好别人还以为他们跟那县令有什么瓜葛呢。 张镇长接过图纸一看,简直一目了然,马上就懂了姜长安的意思。 只是没想到,姜长安竟然有这样的画技,她家里不会是工部出身的吧? “妙啊,这办法确实高,我们如今最大的难题就是没地方让灾民住,又被洪水困在这方寸之地。 这种工棚不错,成本不高,建造起来又快,灾民很快可以妥善安置。” 天还在继续下雨,这洪水没一两个月怕是退不了,建工棚就很有必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