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怎么会变成如此的境地? 呼延帮根本想不通,但事实摆在了眼前,也容不得他去刨根问底了。 原本新郑县城有九万多的韩军,昨日一战,损了四万。 江玉广带去了三万,现如今城中只剩下区区两万左右的兵力。 而魏军足足有近二十万先锋大军。 这还怎么打? 要是没有援军的话,他们根本守不住新郑县。 这座韩国面对魏军攻势的重要城池,此刻已然空虚了。 “走,召集众兄弟,先到城头看看。” 呼延帮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刻下令。 新郑城外,魏军架起了云梯,开始攻城。 有擅长身法的武夫,如猿猴一般,在云梯上飞速攀爬,然后即将冲顶的时候,脚步一蹬,便飞掠上城头。 新郑县的城墙在魏军强大的攻势下显得如此脆弱,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被攻破。 等到呼延帮带着众多韩兵赶到城头的时候,城头上的局势已经变得岌岌可危了。 魏军的攻势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勇猛的多。 呼延帮深知已经守不住了。 他身边的亲兵开始劝说道:“魏军在西门那边没有布置兵力,许多富家人已经从西门离城了,要不咱们也赶紧走吧,再不走咱们兄弟想走也走不了了。” 呼延帮一咬牙道:“逃什么逃?咱们乃是奉陛下之命来防守魏军,岂有畏惧魏兵之理?兄弟们都给我狠狠的杀。” 说着,呼延帮就拔出了腰上的长刀,开始拼命阻击魏军,神勇无比。 亲兵见这一幕都微微一愣。 就在他以为呼延帮要死战的时候,却见他越战越是往后退。 十几息的功夫,都快退到城墙下了。 身侧的亲兵们瞬间领悟呼延帮的话中深意,一个个都嘶吼着,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最后与呼延帮汇合。 呼延帮叮嘱道:“你们切不可在城中露出怯战之意,否则的话,城中的其他武学势力定也是会溃散。到时候谁能替我们断后?” 亲兵们纷纷点头。 呼延帮道:“快去通知其他兄弟,我们从西门离开。” “是。” 新郑城外,赵弘明与吴起站在大军阵中,目睹着魏军攻城, 这一次魏军在吴起的命令下,采用围三缺一的打法。 他们将新郑县团团围住,只留一个缺口。 这种打法既可以让敌人产生逃生的希望,不至于在城中与他们鱼死网破,减少攻城的阻力,又可以在关键时刻给与致命一击。 见时机差不多,已经有魏兵攻占住了城墙的一角。 吴起当即下令,全军出击。 魏武卒迅速压上。 城门被他们一轰而开。 新郑城中的韩军彻底崩溃。 魏军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攻入新郑城中大开杀戒。 顿时,整个新郑县陷入了一片混乱。 喊杀声与各种尖叫声不绝于耳。 然而,新郑县城内的情况,依旧出乎魏军的意料。 原本十多万人口的城池,此刻城内空虚,已经没有多少守城的力量了,生活在城中的居民也是十室九空,所剩无多。 吴起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并没有任何的意外,脸上露出胸有成竹的的笑容。 早在攻城之前,他就对这种情况了然于胸,在西门外的某处也是早早设下了埋伏。 陛下说过,韩军要一个不留。 身为部将,自然要贯彻到底的。 新郑城西门外,马川平与乐阳两人各率领一支魏军埋伏在道路两侧。 这是一条通往韩国都城阳翟的官道,也是新郑县城西门外,唯一的一条道路。 所有埋伏的魏兵精锐都屏住呼吸,没有任何一丝动静发出。 就在这时,一阵阵杂乱的脚步声传入了魏军的耳中。 埋伏的魏兵伸头望去,看到新郑县的西门外人头攒动。 城中的韩军和武夫、富人门,他们试图趁混乱逃离魏军的追击。 “来了!” 马川平与乐阳等人都是精神一震。 从西门逃出的众人并没有注意到,他们已经进入了魏军的包围圈,一窝蜂的往前赶。 呼延帮带着一众亲兵以及余下的六七千韩军残兵,与新郑本地人一起奔逃,落在这些人的身后。 他们出城之后,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呼延帮却是继续道:“让兄弟们都再坚持坚持。说不定,这官道上有魏军的伏兵……” “杀!” 他话音才落,埋伏在两侧的魏军在马川平与乐阳的命令下杀了出来。 呼延帮脸上大变。 从城中逃出来的武学势力和富人们面对这些魏军精锐,惊恐地尖叫着,四处逃窜。 可是魏军并没有给他们任何生还的机会,手中的长剑毫不留情地斩下。 为了避免被人发现,马川平与乐阳他们乘着天色未亮,在新郑城外绕了一个大圈,早早的就埋伏在这里。 他们当兵的向来都是脾气暴躁,如今又等了这么久,心中早就有些不耐烦了,憋了一肚子火没有地方发泄。 现在见到这些人,积攒在身上的怒火就像是决了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尽数落在这些人的身上。 这一次埋伏的足足有两万左右的兵马,攻势十分凌厉。 新郑县中的武学势力也好,那些富人也好,都不过是一般人,修为也不是的很高的样子。 他们这些魏军精锐想要杀他们根本费不了多少的功夫。 双方刚一接触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新郑县西门外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 片刻之后,城中先逃离的富人和武夫们,都被魏军尽数斩杀,无一生还。 从始至终,这些久经沙场的魏武卒表现任何的怜悯之情,看向这些人眼神中只有冷漠。 马川平与乐阳两人也是如此。 常年征战,让他们的内心已经坚如磐石。 解决万率先进入伏击圈的新郑县武夫和富人后,他们便朝着呼延帮等一众韩国残兵一拥而上,将他们团团围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