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李师道借助从即墨偷到的海船技巧,依托岛国已经重新开始打造水师,但是谁都知道船不是一天能造成的,水师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具备和朝廷这支水师对抗的实力。 所以,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第五轮只能依靠自己。 苦思冥想没有任何办法能威胁对方之后,第五轮选择了一个最笨,但是也最有效果的办法。 随着大军返回,遴选出了整训的兵马之后,第五轮下令在沿海的地域彷照长城边墙,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相应的烽燧堡。 另一个方面,随着对方撤兵,战事告一段落,郭戎没有继续在卑沙城停留,而是率领部分船队返回胶东。 毕竟,郭戎这一次来到辽东利用的是汴州决战之后各路兵马补充和修整的时间。 当然,在离开之前郭戎和李愬已经有了妥善的应对。 虽然在正面战场和侧翼偷袭的战斗中大获全胜,但是,李愬和郭戎很清楚这胜利的侥幸之处。 对方军队的成分之复杂,结构之混乱让人叹为观止,但是第五轮本人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将领。 以第五轮毫不犹豫下令主动后撤的表现,两人不相信第五轮没有后招。 有可能是整顿军纪,有可能是统一部署,有可能整编军队,甚至可能另外组建新军…… 无论使用了哪一种方式,都可以极大的提到对方的战斗力,以第五轮麾下占据绝对优势的兵力数量,等到下次见面的时候,战斗将更加的残酷。 等到那时候,如果还想凭借两三万战兵就能和第五轮对抗就纯属白日做梦了。 所以,在郭戎离开之后,「北洋」、「即墨」两支水师将全力开动,日夜不停的从胶东运送物资、粮草和人口。 根据郭戎和李愬的计划,利用冬季严寒不利用激战的时间,至少向辽东半岛运送十万百姓,使得辽东半岛之上唐人的数量超过十五万,兵员的数量至少达到五万,再加上水师的协助,可以独立抵御开春之后敌军的全力进攻。 作为防御第五轮进攻的配套措施,郭戎和李愬已经决定利用不利于战斗的这段时间重建辽东半岛的防御体系。 首先,以李愬所属的兵马为核心,将原本河北军、辽东军、于谦所属的侦察兵分队统一整编到金州卫。 在卑沙城的东北方向的黑山设立营寨,在黑山寨东南方向建立一座比卑沙城略小的延伸到海边的新城。 以靠北的黑山寨和卑沙、金州两座城池组成三才阵互为犄角,构成金州卫主要的防御体系。 同时,扩建金州卫之南的青泥浦,和隔海相望的登州港、威海卫作为「北洋」水师的母港之一。 日后,青泥浦、登州港、威海卫、金州卫再加上「北洋」水师,将构成整个辽东-胶东为主的大唐北部海防体系的核心。 第五轮撤军的第五天,郭戎离开卑沙城的第四天,强烈的西北风袭来,原本就已经降低到冰点以下的气温进一步降低,辽东大地上最寒冷的冬天彻底到来。 从元和四年春天开始了辽东战事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 只不过,郭戎却顾不上辽东的温度,因为从卑沙城返回之后,郭戎又开 始了一路的狂奔。 辽东方向很重要,但是中原才是真正能决定大唐命运的最核心地带。 朱寨、代村,两场胜利是压倒性的,这几乎就定下了整个山东乃至整个河北的未来。 教员曾经赋诗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但是,这一次,上至皇帝李纯,中至郭戎等一系列实际指挥战斗的将军,下至参与了血战的各路兵马,所有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决战后进行休整,而不是立刻挥师北上。 战兵的损耗需要补充,士卒的配备需要进行休息,各部兵马需要进行补充和整编,朝廷在决战中大获全胜的消息需要尽心发酵…… 对于将军和士卒来说,休整是必须的,但是李纯惊人也没有任何催促的意思就多多少少让郭戎感觉意外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