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京城出来西行的火车一般都经过张家口。 宝根上次经过这里还是去北俄参加夏令营,只是那时乘坐的是国际班列。 国际班列管理很严格,到了张家口也什么都没有看到。 而这次宝根一行人乘坐的是国内的普通列车,列车员对于旅客的管理几乎是半放养的模式。 他们是从始发站上车加上又动用了一点关系,所以他们十人抢到了刚好隔着走廊的两套卡座。 坐过火车的都知道,这种隔着走廊的卡座一个是六人座、一个是四人座。 十个人刚好。 至于各自的行李大部分都塞在解放卡车的驾驶室里。 解放卡车被新省建设兵团驻京办的人开上了这列火车后头附加的平板车厢固定。 这是新省建设兵团的卡车、手头有函件,根本不用宝根几个操心。 他们随身带的东西不多,多数都是钱票和干粮,再几件换洗的衣服。 火车是下午一点多开出。 刚开始大家还很兴奋,叽叽喳喳讨论着沿途的景色和憧憬着未来的边疆生活。 这个时候除了宝根之外,所有人的词句之中对于未来的边疆生活还是多少带着一点诗情画意的。 毕竟古人的浪漫弥漫了几乎所有出塞诗的字里行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美则美矣,但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到诗人刻意模糊了大半的切身感受。 后世的宝根去过敦煌和月牙泉,自从去过之后他觉得所有之前自己喜欢的出塞诗人都不是好东西。 故意写诗哄着后人来此一游。 颇有一种“自己当年遭的罪也让后来人一起吃一点”的既视感。 一起坐火车的人多是有好处的,虽然整节车厢都坐满了人,还有不少站着的,但就他们两套卡座中间的过道没人站立。 十个绿军装的小年轻,妥妥从京城“发配”出来的小-将,哪个敢主动招惹? 梅志强一个人劲头最足,从京城到张家口的三个多小时里,他先后带着全车厢的人齐唱了三首歌。 其实旅客们跟着唱多数是下意识的,直到梅志强得意的指着梅子说了一句。 “同志们,这位女同志就是这三首红歌作者的闺女!” 立即把车厢里的气氛真正拉动了起来。 旅客们马上真心实意的为梅子献上了热烈的掌声。 就连几个列车员也好奇的挤过来和他们聊了几句“语-录”。 火车晚点半小时,刚好在五点左右缓缓驶入张家口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