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宝根几个准备开车离开时,这里的沙子清理工作只剩下了最后一点没完成。 张宝根没有带走属于邱副师长的骆驼。 虽然猜到秦革山很可能是在给自己打马虎眼,但老邱最后还是没敢赌一把,只能让宝根几个先回来。 大脱粒呼啸着开出驻地,宝根暗戳戳的准备在去白哈达绿洲的路上“意外”迷路一次。 不然那个稍微大一点的绿洲如何能被人们“发现”? 尤其是他判断那里可能存在一窝蜜蜂。 骆驼刺蜜啊! ...... 伊白梅在认真的看着远方来的信件,今天她收到了两封信。 一封是来自京城父母的,而另一封她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何亚丽给自己写的信。 比伊白梅和张宝根大一届的何亚丽高中毕业后,被安排去参军。 她去的是粤省。 在那里何亚丽意外遇到了认识张宝根的魏宏伟(小井盖邮递员),两人谈起了京城的往事。 结果两人都发现关于京城的往事里都少不了一个人的影子——张宝根。 魏宏伟比何亚丽还大两岁,他的运气不错,赶在66年之前考上了粤省的大学。 两人一个是文艺兵,一个是大学生,加上又是老乡,关系越走越近。 魏宏伟甚至还向何亚丽提起了当年在北俄克里米亚夏令营的故事——其实就是张宝根的故事。 随着年纪的增长,何亚丽已经看开了许多,所以她从魏宏伟那里要来了天山的通讯地址,决定给伊白梅写一封信。 主要表达的是道歉和感激,她还寄来了一大罐汕头特有的橄榄菜。 梅子笑着摇摇头。 这个何亚丽也是,小学的事还记得这么认真。 她也乐意和散落在天南海北的同学们进行信件交流,还准备去供销社买点天山椰枣给何亚丽和魏宏伟寄过去。 邮局里,工作人员正在和梅子确认寄件地址。 “你朋友是部队的,写不了具体地址,我建议你最好换一个民间朋友的地址寄。” “那就写寄给在汕头牛TIAN洋农场锻炼的大学生魏宏伟。” “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