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宝根呵呵一乐。 别看着两人在这里规规矩矩、服服帖帖的,要是去东四一问他们的名字,那都必须翘起大拇指赞一句“大家”。 两人以前都是古玩行的翘楚,前些年的时候因为家里揭不开锅所以弄了些高仿的字画去黑市卖,结果被仇家举报说他们倒卖文物。 俩人已经在这里待了三年,还有两年时光需要熬。 训导背着手站在两人面前。 “你们俩早点出去的机会来了!” “这位是特殊单位来的张同志,有特殊的任务要交给你们。” “好好干,认真做,争取立功早些出去。” 这位张同志具体来干什么,其实连农场的领导都不知道。 问就是绝密。 “雪舟鬼子的画?” 佟全友嘴角忽然露出一丝嘲讽。 “不瞒您说,那人来明朝留学算是练废了,也就回去自抬身价糊弄本子自己人罢了。” “说是融合了技法,其实就是学了个四不像,没能跳出自己原来的桎梏。” 张宝根闻言恍然点头。 十五世纪从大明归来的海归! 能不唬人么? “能不能仿?” 佟全友看了一眼隔壁不做声的董半斋,脸上带着讨好的笑。 “张同志,这事我们能立多大的功啊?” “如果仿得好,半个月内能弄出来,说不定这剩下的日子就不用继续待在这里,大约是能直接回家的。” 董半斋立即微微一鞠躬。 “张同志,那这事我们办了!” “不过,相关的材料和资料得麻烦您了。” “呵呵,这个好说。” 大家没看错,张宝根准备找京城街面上最顶尖的造假高手给仿几幅雪舟的“真迹”出来。 雪舟在大明留学期间的毕业论文,就问你动心不动心吧? 说真的,半个月造假的时间有点不够。 佟全友需要把仿造好的画塞大瓮里在地下埋上个把月才行。 但张宝根要的急,只要在画技上达到要求就行,其他的全部交给“笔记本”的进化能力。 为了早点出来,佟全友和董半斋直接住在了接待室边上的小屋里,挑灯夜战了十四个昼夜,这才捣鼓出三幅高仿作品来。 “还是太新了点,”佟全友把画交给张宝根的时候,心中全是忐忑,“要是用米虫过一遍,在瓮里多放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