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雄关电子厂。 原本是北俄援建项目之一,后来因为专家撤离,被迫开展了自力更生的建设。 最大的成果是新建了两条国内有数的电子管和晶体管生产线。 光电厂那边的老王之所以对这家厂颇有微词,主要是因为老王他们之前生产出来的那点多晶硅体大部分都提供给了这家厂。 可这家厂生产出来的电子管和晶体管良品率低到吓人,还保持了北俄技术傻大黑粗的特色。 “张科你看看,其实我们的工人技术都是到位的。” 厂长亲自领着比自己低两级的张宝根在车间里转悠。 “良品率低,主要还是咱们的生产线问题!” “因为生产这两个东西太过精密,全靠手工和半自动,实在是很难保证良品率。” “我们厂几个老技工的手相当的稳,但精力却是有限的。” “不瞒你说,你们特筹科的名头我是听说到了一点的。” “正好我们领导帮我盯上了一条东德的二手设备,就是资金上还有所欠缺,希望能得到张科你的大力支持。” 郝厂长说的唾沫横飞,还不停观察着张宝根的脸色。 “只要这套设备到位,我们厂的生产速度和良品率肯定会有大的飞跃!” “这个我是可以拿我的D性来保证的!” 张宝根笑笑没说话。 在来这之前,他对雄关电子厂做了详细的调研,他们上报的每一项请款资料他都仔细研究过。 雄关电子厂想购买的那台二手设备其实是个三手的。 东德从欧洲购买的六十年代初二手设备,因为产业调整和不具备竞争力,所以才被淘汰了下来。 就这样一套近乎马上被淘汰的东西,人家开价还要一百二十万美刀。 砍价一年多下来,终于砍到了九十五万美刀左右。 雄关电子厂的上级单位也是给力,帮电子厂东拼西凑,如今缺口只剩下了二十七万美刀。 可那东西张宝根根本看不上! 他盯上的是东芝集团……咳咳咳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