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更别说这城中还依旧大量留用了,数以万计旧朝的臣属官吏,保不准其中还有多少是心怀怨怼或是图谋不轨,潜隐下来等待时机发作的存在。。” 听到这话,在场一众将校顿然收拢笑脸和声气,而肃然正襟危坐起来。柴平亦是顿了顿,等他们稍微消化和思虑了片刻才又开声道: “但是,我们要面对最大的问题和局面,除了这座巨大都会的复杂情况之外,也就是与太平军治下迥然不同的风物人情,还有汇聚天下精华以供一地的浮华攀比和奢靡享乐之风气。。” “作为先头人马的我辈,又是如何面对和处理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获取到有益的经验教训;这将决定日后大都督府进取这与南方风物完全不同的北地天下时,是否能够以较少的错失和代价,长治久安和深入治理地方的关键所在;” “这也是大都督一再强调再三‘进京赶考’的良苦用心。因此,我等背负的不仅是自身的存立安危,亦是南边数百万家的士民百姓,数十万太平军将士的预期和指望所在,可谓是任重道远了。” “定不负大都督府所望,不负士民百姓之托。。” 众多将校顿然呼啦啦的一片站起来,举拳发声誓道: 而在长安城中另一处,作为大都督府外联主事高郁,也被引进了一座私家园林之中;然后又在竞相拥上前来的奴仆和侍女的恭迎下,穿堂过室的来到了后园当中。 而在这里,早有许多表情各异而难掩揣测不安的老弱妇孺等候在了其间;又有做便装打扮的大齐枢密院左承宣黄信,当先迎上来和颜悦色的道: “高主事,第一批出京的人选都在这儿了,一应上路的准备都齐全随时都可以走的,你且给点点名目。。” “好所,那我们就马上出发吧。。” 高郁亦是矜持的点点头。然后又扫视了一眼,这些穿戴明显与身份严重不符的眷属们,却是没有再说什么。 很快就有一辆接一辆的车马,将她们分批送了出去;然后又在城中沿着不同方向的路线绕走了一圈之后,才在逐渐降下的下午昏色当中,陆续驶入了太平军驻留的春明门內。 然而,又变成了大开城门而出的输送车队,缓缓的向着南边蓝田县的方向而去;又与正在持续前往长安城内的另一支运输队伍,就此波澜无惊的擦身而过。 而在斑驳晕染的西沉日头之下,身为大齐重臣的御史大夫郑汉章,也终于等来了这支队伍已经安然进入蓝田关內的消息。 然后才有部属对着他欣然道。 “第二批的三百余人亦然上路了,宪台公这下可以安心了吧。。” 形容苍老了不少的郑汉章,却是微微叹了一口气,有些自嘲道: “老夫对皇上信誓旦旦担保过,要与这上京共存亡的;却不想事到临头,还是免不得做了这些苟全的勾当了。。” 然而这名旧朝吏员中选任而来的部属,却是切声宽慰他道 “宪台公这还不是为了大伙,而甘愿令家眷以身犯险么;入境得以去了这番后顾之忧后,大伙儿岂不是更能够心无旁骛的为国出力,奋死报效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