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第1139章 不及卢家有莫愁(下)-《唐残》


    第(2/3)页

    而转向南方,则是进入由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所统治的呼罗珊地区,如今也是由本地军阀出身而名义上臣服报答城(巴格达)的萨曼王朝所统治下;而在不断的传教和渗透当中与游牧在岭西的安西回鹘/黑汗国,形成了长期的相持和冲突。

    最终,分别通过北方的可萨汗国和南方黑衣大食的两条大陆商道,最终又通过小亚地区(今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地区),汇聚到了被称为百战通的东罗马帝国境内;而完成了这条被称为丝绸之路(东方)/黄金与香料大道/大陆公路(西方)的千年商道。

    而在于阗的南方,通过昆仑山口所连接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各部,以及另一条被称为青海道,或者说是羌塘道的古老商路支线。从这里折转向西南穿过不毛的柴达木盆地,经过吐蕃古都所在的罗些川等地,就可以抵达泥婆罗(今尼泊尔)所在山口,就此南下东天竺和南天竺之地。

    而作为王姓的尉迟氏家族更是“自兹已降,奕世相承,传国君临,不失其绪”(大唐西域记),已经足足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而尉迟氏能够屡经患乱和变迁,始终得掌国柄的最大一个缘由,就是无论如何改朝换代而哪家哪姓在位,都能够身段柔软的始终侍奉中土不缀。

    (“自汉武帝以来,中国诏书符节,其王传以相授”《新唐书·西域传》)

    因此在大唐崛起之后,相比桀骜不驯试图截断商路和使臣,却已经死连骨头咋子都不剩的故高昌国,于阗国却是西域列国之中最早入朝臣贡的代表;因此,历代于阗王室的子弟不但屡屡在大唐游学、仕官和通婚,历代多位国王也妻以李唐宗室女,而在历代始终是忠奉上国的勤王典范。

    (比如天宝名将哥舒翰的父亲乃是归附的突骑师酋长,而母亲就是于阗王女。)

    只是如今这处昔日四季温宜、瓜果飘香而蚕桑遍地的富庶繁华之邑,却是呈现出了肃杀萧条的景象而在空气中充斥着兵乱凶危的气氛;因为,自从具有唐室血统的长子早夭,而余下诸子皆未成年,故而正当壮年的国主尉迟佤那在带兵远赴中原勤王时,没有指明继承人而令诸位大臣联合监国。

    结果当国王丧师阵没在中土的消息,终于随着零星逃亡者传回来之后,这些出身背景不同而得以联席监国以为制衡的诸位执政大臣之间,也难免产生了不同的想法;进而纷纷亲附和扶持其中年岁较大的某位王子,开始从王城金册殿中各执一词的争执,发展到各自召集护卫与宅邸中枕戈待旦;

    事情就迅速往难以收拾的方向崩滑而去,随着被收买和占据的各处城门开合之间,不断奔走出入的各家信使和奴仆;城外诸多田庄、园林里的奴婢、部曲和附口被召集起来;然后,又波及到了更远地方任职或是经营产业的族人子弟当中去。

    作为刚刚从吐蕃占领下光复不过两三代人的于阗王室,事实上当初也是依靠国中的大臣和豪姓支持,才得以攻灭和驱逐吐蕃驻军而复位的;因此除了王室的军队和官职之外,这些贵族大姓在十州各城的地方上,也拥有相当的权柄和资源,乃至是自己私兵部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