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纵横称谢,自此心知领英相知之意,于是更加钦服丞相。 领英遂在辽阳与纵横商议辽东防务事项,前者领英上书朝廷,华武帝得奏,闻知辽东已经平定,大喜,于是下敕令嘉赏丞相,并诏命辽东、幽州等战后事务,丞相皆可自主酌情处理之。 于是领英决定仍用骠骑大将军王腾领军驻守幽州,兼领幽州刺史,节制幽、冀两州以及辽东等地军马十万人,上书朝廷,请加纵横太尉。以度辽将军习甲领八千兵驻守乐浪、带方,以大将军陈功之子镇军将军陈业领军万人驻守辽阳,将军管奉率兵三千驻守新昌。纵横麾下将领麻准、张牧等,仍各自领幽州兵马,驻守幽州各处。纵横与赵如霜、令狐申等率军驻幽州蓟城。其余汉军诸将以及燕军降将,皆随丞相班师。 东胡各国皆前来辽阳觐见汉相,进献珍奇贡礼,以示归诚之心。领英一一抚慰,遂令其等退居国内,勿要再起战乱,如有纷争难以解之,可请驻地汉军做主为裁决。如驻地汉军不能决之,可请幽州刺史为裁决,乃至请朝廷决之,汉朝必然公正处之。 高句丽国主已经兵败身死,领英命以礼安葬之。便以其子李秀为高句丽国主,哈古、答里花招等人,仍然辅佐李秀,相治高句丽。高句丽此战之后,势力大损,被迫奉还汉地,退居玄菟郡东北而居。汉军本可以灭高句丽,然领英为顾全大局,兼顾辽东各国,仍然存留其国。 乌桓狼主归诚汉朝,此番助战有功,领英便上表请朝廷册封乌桓狼主为乌桓单于号,其子桑哥为横野将军,赐汉地之物甚丰。乌桓狼主等皆心满意足,便向汉朝称臣,愿时代作大汉东北之藩属。 辽东已平,领英处理余下事物完毕,便传令汉军班师。领英自四月从长安出师,九月班师,历时将近半年。汉军此番平定辽东,共投入兵力十五万,其中幽州军十万。剿灭伪燕,收得伪燕降军共六七万人,其中一半遣回为农,一半补充汉军。此战耗费赋税军资甚巨,皆以冀州、青州与扬州等提供军资辎重粮草。汉军战死者二万余人,伤五万,伪燕与东胡各国共战死五万余人,伤者无数,各地城池财物毁坏者亦不计其数,辽东一时流民又起,领英深感战事刀兵之祸,于是调拨粮草,以赈济幽州以及辽东各国。裁撤军马,令军屯垦,并免去幽州赋税三年。并严令辽东各国勿要再挑起战事,如再起刀兵,汉军到时,必然 不留其国。 昌武三年秋九月,汉军自辽东班师。前者伪燕公孙贵等降臣二十余人,行至新昌待命。领英遂令代理海师统帅王节,用海师战船运载伪燕君臣,运至青州登岸,再经陆路前往长安。因辽东海上尚有海贼未清,领英遂命海师大将张宠领军八千人驻扎辽东海上,一面清剿海贼,一面相助纵横镇守幽州。余下海师,令王节统领班师扬州,仍驻扎长江口。 领英便带领左将军楚月、右将军展鸿、后将军左超、鹰扬将军卢飞等汉军将领,并军马三万人从幽州班师长安,汉军十余万,大部皆还得驻扎幽州。汉军班师至蓟城,领英停驻二日,又调整安排幽州军马部署以及官吏人员任用等。纵横在蓟城设宴,为丞相践行。 奋威将军北泽箭伤渐愈,已经能骑马行走,此番班师,也随军来至蓟城。北泽见诸将皆有任用,唯独自己闲置,心中不服,于是在酒宴之间,前来见纵横道:“今众将都有任用,唯独落下末将,末将箭伤已愈,还请王骠骑以任相授末将!” 纵横道:“非不欲用你也。你今伤情稍稍恢复,还需得半年养息,方可领军。现战事已毕,你可再相养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