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关河匹马贬梁州-《超级汉朝》
第(3/3)页
太子行至秦岭终南山,遇隐者公孙范,公孙范为当今阴阳家,能根据天象推测天道变化,有神鬼预测之术。当下与太子在山中相谈,点拨太子道:“三十年之后,汉朝当幽而复明。”并预言太子当重建大汉。劝太子当韬光养晦,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太子闻言,忧闷之情略有舒展,遂礼敬公孙范,辞谢而去。至上庸西城县封地就封西城侯,安分守己,处事低调。
顺安元年秋,汉末帝既然已经立为天子,大将军张莽、中常持朱糟等已经废掉太子,掌握大权,意愿已遂。便为自己党羽加官进爵,扩大势力,又笼络地方封疆大吏。朝中官员,多半皆依附朱、张势力,二人权势可谓倾朝倾国。
张莽无学不术,出身市井小人,见太子已经贬至西城,便不在意。而朱糟本为宫中阉宦,十分阴险毒辣,今又有拥立大功,被末帝尊位“阿父”,掌宫中之大权,其党羽势力甚多,遍布天下。势力在大将军张莽之上。朱糟深忌太子,欲要根除之,然此事甚大,一时未有时机而已。
朱糟便与心腹商议
,如何才能高枕无忧、长享富贵,心腹进言当结交拉拢天下诸侯,重用贤能,以博取名声,太子久废,其势必衰,当无能为力。
朱糟便采纳之,与张莽商议,颁布诏命,重用海内贤能之士,又拉拢四方诸侯。
天下诸侯藩王见朝廷废长立幼,小人上位,阉宦弄权,皆大为失望,离心离德之意愈来愈明显。但朝廷忽然又颁布诏命,安抚天下,于是众心稍稍得解。
凉州刺史第五均,不过三十五岁,此前不过只是定西将军,张莽不顾朝廷反对,执意拉拢之,以朝廷之命授以第五均为凉州刺史。
第五均生行狡黠,素有野心,今得领凉州刺史,便在凉州畜养势力,后来果然成为祸国之人。
豫州牧刘维,出身汉朝名士,素有文名,才干一般。兖州刺史周崇,性仁慈儒弱,能治民,却不堪领军。幽州刺史韩广国,有名无实,其才不足以镇守幽州兵戈要地。
此三人,朝廷皆有议论,以为不宜用为镇守地方。兖州刺史周崇自知不通军事,也曾请命改职入朝为官。但朱糟、张莽等为结交拉拢之故,仍然重用三人为地方封疆大吏,并加官进爵给予赏赐。
不过此番政令倒也有称道之处,比如上党太守王扶得以领冀州牧,诸如“中原三昭”等大汉精英人才都得到重用。
司隶校尉张瑜,也为张莽之党,不过张瑜此人还尚可称为文兼武备,张莽以为同姓之故,引以为自己重要党羽势力。
并州刺史封章、青州刺史陈德皆是武将出身,二人忠勇为国,一心扶汉,并不依附顺从权臣。朝廷安抚诏命下达,但二人只认汉朝,而不认张莽、朱糟。
徐州牧伍文忠,处事圆滑,甚有地方大员风范,海内多有人望。并不依附顺从朱、张,然伍文忠在徐州甚有威望,朱张亦不能奈何。
荆州刺史高升、扬州刺史车驰、益州刺史胡统,也是树大根深,在地方颇有势力,朝廷亦不敢轻易更变,只好下诏安抚,仍领原职,好生治理州郡。
唯有交州刺史赵安国,所处地方偏远,无关中原大局。赵安国在交州甚有政绩,于是仍令赵安国镇守交州。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