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四年前-《当海王遇上海王》


    第(1/3)页

    四年前。

    二十四岁的唐清岩,已经离家整整两年。

    这是一次早已注定了结果的远行,这是一次毫无悬念的博弈。

    唐清岩一直被作为继承人培养,繁重的课业、几乎为零的休闲时光、被无限度压缩的社交圈,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同龄人中几乎没有可以被称得上“朋友”的人。唐老爷子一心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培养唐清岩,却从始至终都没有询问过唐清岩自己的意愿。

    其实,唐清岩对商业、对经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只不过他从懂事起,就明白自己并不能任性地只为自己而活。他知道那些最虚的东西,那些摸不着看不见的“责任”才是一直束缚自己的无形枷锁,只不过,他可能永远也挣不脱。

    “给你两年时间,你尽管去做你想做的事;两年之后,回来,做你该做的事。”唐老爷子把这句话扔给唐清岩,唐清岩也明白,这或许是面前这个男人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其实,唐清岩从小到大,在音乐方面就具备着很强的天赋,刚开始是躲避着管家的视线利用功课之余的时间偷偷作曲,在坐车回家的路上悄悄哼唱着涌现在脑海中的旋律,到了大学时期,虽然毫无悬念地“被选择”了经管专业,但是唐清岩其实并没有放弃他的音乐梦。

    乐队、写歌、livehouse里的小型演出,有时候他甚至觉得只有抱着吉他唱着自己写的歌,那一刻他才是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什么唐家的长子。

    当然,他也明白,热爱所扮演的角色注定只能是他人生中的配角,主角是谁,得由导演敲定。而可笑的是,他人生的导演从不是他自己。

    他最多只是一个演技不成熟而被迫上阵的演员,而这一场戏,从头至尾只是他的独角戏。

    ……

    四年前,李斯木十六岁。

    她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当中,可以说是相当叛逆。

    唯一的朋友沈尹墨被家里人送到新加坡上学了,李斯木的性格在其他人眼中也变得愈发古怪。后来,沈尹墨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选择申请国外的学校去学他一直热爱的建筑,而是从新加坡又回到了国内读大学。这当然都是后话。

    十六岁的李斯木蔑视一切、憎恨一切,随时保持愤怒,时时刻刻看不惯周围人的一举一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