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耀华说着话,突然打了响指。只见有人立刻走到台上,手里拿着一个有着半人高的纸板。 台下众人纷纷翘首观望,只见纸板上印刷着一张支票的样子,上面用大小写书写着大大的五千万! “什么意思?李家要给陆万明注资?” “5000万,这太恐怖了吧,这TM做慈善吗?” “光陆万明一家公司就给五千万,那刚才有十多家企业加入了俱乐部,难道李家都会给钱?这李家有那么多钱?他就不怕打了水漂?” “你太天真了,李家富可敌国,可不是你我这种企业能够比拟的。实在不行只当是对外投资了自然会有人买单。我就说到这里了啊,你可别瞎想!” “明白,不过你们看,这架势李家是想今天就帮陆万明成为行业第一!所以李家一出手就投资了5000万!太牛逼了!” 罗立耳畔传来了一阵窃窃私语声,这些声音中充斥着对于陆万明的羡慕。 5000万,恐怕会场内大多数的公司市值也不足这个数,此刻却被李耀华堂而皇之的拿出来了。而且这钱很可能会像众人猜测那样,投资给陆万明的摩托车公司使用。 这可是真金白银!每一个数字都对会场内企业家们的心灵进行着冲击。 不过,罗立可并未对此感到震撼,与他身旁的许飞、刘跃进一样,他们早就认定这陆万明是李耀华的托儿,所以这5000万在他们眼中只是个道具而已。 即便是他们猜错了,李耀华果真拿出5000万注资给了陆万明,但在罗立看来,5000万根本不足以让陆万明的摩托车公司立刻超越自己的太阳花技研,因为自己公司能够迅速成长靠的可不是资金驱动,而是技术驱动和信息驱动! 罗立根本不相信,陆万明的摩托车公司有了5000万资金注入会立刻生产出比红龙、刀锋更先进的机车,更别说超越太阳花的赛车发动机和大排量民用发动机了。 那些产品可是马场忠雄团队耗时一年陆续研发出来的,其技术能力和可靠性不敢说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但也相差不远,根本就不是像陆万明摩托车公司和其他公司以80年代本田摩托车发动机为蓝本仿制出来的产品可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