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中师那些事儿》
第(2/3)页
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
任何一道难题,到了王斌老师手里,简直就和玩儿似的,三两下,解题思路便出来了,而且他总能深入浅出地讲给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大家觉得他简直就是数学王子,纷纷询问他解题这么快的秘诀。王老师嘿嘿一笑道:“无它,唯手熟耳!”
后来大家才知道,王斌老师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研究数学高考试题,每年要做上几十套高考模拟试卷,各省市的高考真题出来后,他也总会拿来研究一二。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大家因此愈发地佩服王斌老师,任何事情因为专业所以能。这世上很少有一学就会的天才,勤奋才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补习英语的李朝华老师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他同时还兼任学校办公室主任,据说他的英语知识全部来源于他的自学,因此他对于同学们如何自学英语有很强的指导能力。他教得很细致,几乎是从初中英语开始,到保送考试时候高中英语第一册都还没有学完。而赵弘毅此时早已把两册高中英语自学完毕,加之他订阅了两年的《高中生语数外》,他感觉到老师这种面向大多数同学的教学进度安排与他的学习水平相比,已经严重滞后了。他干脆就不管老师在讲什么了,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地做起了英语高考模拟试卷。
新组合的班级成员主要来自同级的五个普师班,另外还有三位同学来自体育班,不到一周的时间,大家便熟悉起来,彼此都很珍惜因为文化补习而走在了一起的缘分。每到课间十分钟,来自不同班级的同学便会热烈地讨论交流起来,好不快乐。赵弘毅很快就和别班的几位同学成了好朋友,他们分别是来自二班的张大力,三班尹大智,四班的汪大海。他们年龄相差不多,性格都属于外向型,气质类型都属于多血质,活泼爱动。课堂上,他们听讲都很认真,思维活跃,一边不停地记着笔记,一边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笑称他们为梁州二师四大才子。
这“四大才子”都喜欢在课间出洋相,逗大家乐一乐。有一次四个人闲得发慌,竟然围着讲台唱起了农村的孝歌,这一般是在人死后在灵堂上才能唱的。孝歌的历史很悠久,很多唱本都是通过人们一代代口耳相传留存下来的,农村长大的孩子,谁都会唱上几首。他们之所以心血来潮唱孝歌,是因为孝歌里边的“进朝”歌,唱得全是历史,而且语言优美,讲究押韵,唱起来很有韵调。
“一唱混沌和黑暗,混混迷迷数万年;
二唱一个盘古王,劈开天地分阴阳;
三唱三皇把世治,又有五帝立朝纲;
四唱纣王宠妲妃,杀了多少忠良将;
文王渭水去访贤,武王伐纣兴周邦;
五唱五霸七雄将,春秋战国各呈强。
……”
张大力开口就唱了个“十字排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