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扶蜀》


    第(2/3)页

    所以大家应该也能看到,从主角关平凉州之战结束,受封上庸太守以后,剧情进度便进展快了,其实这就是分界线。

    按照一开始的设定,凤溪是打算先平定关中,在顺江而下灭吴实现天下南北二分策略的,但是因为这个思路凤溪确实写不下去才重新规划了新的思路。

    就是顺江直下灭吴,然后迅速开启三线北伐的剧情。

    也正因为这个写法是临时思考,而不是开书前便规划的,所以写起来也是进度很快。

    毕竟一开始开书规划的《扶蜀》是200万以上字数完本,但是由于断更、断思路、临时改思路的情况……就130万写完了。

    不过,值得欣慰一点的是,凤溪并没有烂尾。

    这个结局是凤溪开书前便构思好的,匡扶汉室就是最终目标,像幕僚劝诫造反自立主角是不会做的。

    因为关平是关羽长子,代表的是忠义无双的关家,是不可能去造反自立的。

    从本书书名也能看出来,这书的中心思想就是“扶蜀”,就是兴复汉室,没有那种挂着羊头卖狗肉,打着兴汉却造反自立的剧情。

    凤溪自己也是蜀汉粉,所以书里并没有涉及围绕对蜀汉君臣之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来写,因为我觉得各位朋友喜欢蜀汉,肯定也不是喜欢这些东西。

    而是喜欢蜀汉的理想主义,兄弟情谊,丞相诸葛亮视死如归,鞠躬尽瘁也要完成刘备匡扶汉室的理想,又或者喜欢的是“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的义士。

    所以我写扶蜀着重突出的也是这些东西,并没写争权夺利那些东西,因为那样也违背了本书的初衷,也不再是各位朋友在喜欢的蜀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