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春回大地(求推荐)-《金珠传说》
第(2/3)页
“这一片是苹果园,三万亩。这一片是枣园,两万亩。苹果和沙枣,是当地的两大特色水果,沙枣尤其耐干旱。”
“这几片是枸杞园,十万亩。这几片地种花生,也是十万亩。”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是水库,湖泊和湿地,大约占地十万亩左右。像通远一样,养鱼,养鸭,养鹅。”
“这些稍微平缓的地方,我们规划了十万亩,第一年计划先种上小麦,如果没有收成,就当种草养地了,明年倒茬种花生。”
“还剩下30万亩左右,做为备用,今年全部种草,养鸡。”
李东文一看这规划,一点新意也没有,几乎完全照搬通远模式,就差养蚕了。李东文抄起一支彩笔,就开始了瞎指挥:“桃园,改成十万亩。这里,建一个水厂,算农场的自备水厂吧。这里是生活功能区,办公楼,员工家属楼,酒店,都建在这一片。”
黄丹华说:“这里虽然挨着煤矿,但是离县城也远了点吧,酒店建在这里合适吗?”
李东文微微一笑:“将来这里就是一座城,煤矿,油矿和农场,职工将超过10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县城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记住,咱们桃花仙公司发展到哪里,哪里就是中心。”
送走了李东文,黄丹华和乔红丽望着规划图开始犯愁。
黄丹华说:“咱们老板也太膨胀了吧,要在这里弄一座城!”
乔红丽说:“是你先膨胀的,你看看你的规划,这得多少人啊?这些人住哪里?吃哪里?”
黄丹华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先把几个队长召集过来,分一下工,每个队负责一块,至于怎么干,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我们只要盯住几个队长就可以了。”
三边的这些工作看起来纷繁复杂,其实分解开来,就没有那么难了。而且这些工作通远基本都干过一遍了,经验都是现成的。
李东文刚回到三边县城宾馆,谢安平和乔山就一起找上门来。
乔山说:“李老大,咱们商量个事,你们公司在三边县招工,能不能把工资降低一点?”
李东文:“为什么要降低?”
乔山:“影响我们煤矿和油田的招工啊!我们的矿工都闹着要去你们农场上班去呢,还不用下矿井那么危险。”
李东文:“这个真不好办,我们公司有统一的标准,今年最低工资不得低于一千。不能因为三边一个地方,破坏了全国的规矩。”
谢安平:“那你让我们怎么办?”
李东文:“好办!你们也涨工资啊!”
乔山说:“那我们还赚什么钱?”
李东文:“也好办!你们卖煤卖油也涨价嘛!”
谢安平问:“涨价,卖不出去怎么办?”
李东文:“先囤起来嘛。你们俩也不是急等着钱用的人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