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突如其来的变化-《我在江湖做女侠》
第(2/3)页
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以战国《尸子》、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战国时期商鞅门客尸佼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但略显庞杂;又因杂家著作皆以道家思想为主,故有人认为杂家实为新道家学派。
因为杂家的宗师级人物几乎上都没能得到善终,所以思想也没有流传下来!
因此“杂家”并不是一门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杂家的代表人物,一是淮南王刘安(《淮南子》),另一是编撰《吕氏春秋》的吕不韦。
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虽是以道为本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足可称为一家。
而吕不韦自然是被称之为开创“杂”家一脉的大宗师了!
世人都道儒和墨、法两家为世仇,对其多有打击,却不知道儒门中人实际上更是恨透了这杂家的创始人吕不韦!
因吕不韦当初出掌相位,儒门弟子看不起他的出身商人,对其多加阻挠,吕不韦自是大为光火,所以在吕不韦掌权期间,对儒家的打击犹在后来秦始皇之上,虽没有“焚书坑儒”之举,但实际上的做法犹有过之,所以后来儒门掌权之后,对杂家的打击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因此,吕不韦也不可能去往各国,除了隋国,其余各国的儒门势力之大,根本就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传召吕不韦!”
……
“臣吕不韦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世的吕不韦只是一个中年落魄书生模样,在秦国之时,他已经没了相位,秦国有商鞅有李斯有韩非等法家人物掌权,他这个杂家宗师被夺权之后,自然也就落魄了!
秦国是法家和兵家相互抗衡,两家之势大,杂家根本就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甚至还有儒家的欺压,能保证自己不死就是很艰难的事了!
也就是大秦被灭,到了隋国之后,杨伊对他可没有歧视,隋国上下儒家之人可不多,他过得还算安稳,只是杨伊也没有重用他!
“如今我大隋兴盛,官道畅通,各地商人来往便利,商业兴盛,朕欲在六部之外再建商部,厘定税法,吕卿可愿为朕分忧?”
吕不韦躬身道:“臣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生生死死的这样走过一回,本已堪破生死,淡看虚名;但臣之学说却是后继无人,陛下重托,臣本应责无旁贷,只求陛下容臣宣扬学说!”
“准!”
就在杨伊答应了吕不韦的那一刻,一道只有境界达到某个程度的“人”才可以听到的系统公告在华夏神州各地悄然响起!
“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人们,重新焕发光芒的机会已经来临,未来的路在每一个人的脚下,选择是所有人共同做出的——百家争鸣时代的序章正式启动!”
大隋帝国,西域的沙漠里,一个模模糊糊的人影步履阑珊的从满天的风沙中走了出来,向着巍峨的昆仑山走去。
大隋帝国,终南书院中,王阳明看着皇城方向暗自叹了一口气!
大隋帝国,荆湖之地,一座郁郁葱葱的青山中,一个看不出年龄的农夫此时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大隋帝国,云滇的十万大山的最深处,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无言的朝着长安方向看了一眼。
大明帝国,解缙和姚广孝正在争论着什么,此时忽然停住了。
大唐帝国,百代文宗韩愈此时正在宫中和李世民讲解着什么,此时忽然住了口。
某地一处神秘的寺院里,几位正在枯坐参禅的高僧忽然睁开了眼。
大汉帝国的太学书院中,大儒董仲舒发出指示:“决不能让当年的情况再次重演……”
大宋帝国的青州书院中,正在和身边女子谈笑的朱熹忽然脸色一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