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小田村的磨盘-《今宵月光寒》


    第(1/3)页

    一到逢年过节的日子,梅府上下都会忙碌起来。作为公认的当阳县第一也是嘉渝府数一数二的世家,梅长青就更忙了,很多杂事比如采办年货处理一年的账务都要亲历亲为。不仅仅是府里的杂务,还要代表很多人带着礼物去慰问一些鳏寡老人,或者是为一些有头有脸的人或学院写一些春联提一些字。每到这个时候,梅长青都会埋怨老爹为什么当初没有给自己多生几个兄弟也好帮帮自己,可是他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也和老爹一样也只是生下了一个梅有道而已。

    小田村是县中比较偏僻的一个村子了,因为背靠山丘,田地不多都是山田,山里也没有什么特产,村里人过得十分清苦,梅长青带着很多启蒙教育的书籍还有米面肉油来这里已经来了十几年了。小田村的人照例早早得迎接了梅长青一行人,等到分发物品的时候,食物早早得就分了下去,可愿意去拿书的人是少之又少,不是村里人目光短浅,只是连肚子都不能填饱得时候,精神世界已经逐渐消失了,每一个人每天睁眼的那一刻起,想的只有一日二餐,而不是之乎者也,之乎者也对粮食的产量没有任何的帮助。

    “唉,长青兄,看来今年又要差人挨家挨户得去送这些书籍了。”同行的当阳县学的祭酒和梅长青抱怨道。“每年都是如此,别的村里至少还稍微普及了一些,这小田村世世代代的,也只有一个江恪愿意读书了。”

    “听说那江恪倒是有些才学,和犬子还是一块读书的?”梅长青问道。

    “是啊,令郎之前,和那江恪走得蛮近的呢,我听教习说,令郎还赠药赠饭给那江恪,倒是十分有你的作风啊。”祭酒笑道。

    梅长青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我儿赠东西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吧?”

    “长青兄不必担心,令郎的为人处事,比你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那江恪可还在村中?”

    “读书时是搬去城中居住的,现在应该是回来了吧,我差人去叫来?”

    “年轻人读书要紧,还是我们这些闲人去拜访他吧。”

    “长青兄所言极是。”

    大越朝的科举制度是只有过了童生试也就是成为了秀才才有资格去各地学府学习,而在这之前没家族的只能自学,所以小田村出了一个江恪,也是百年不遇的一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