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炸路-《抗日之烽火连天》
第(2/3)页
日军的六台卡车,顺着南宾公路直抵日军武田大队,正在公路上加急行驶,而工兵排派出的两名士兵,则疾驰在野地了里,脚丫子跑不过车轮子是注定的。
二人的目的不在于跑过汽车,而是日军卡车上的援兵到达和二线阵地对峙的武田大队后,在他们到达的短时间后把情况通报给张炜,让张炜在武田大队对二线阵地再次发起突击前知晓日军已有援兵加强。
只要尽可能的缩短通报和日军援兵到达的时间差,教导大队和整个二线阵地的守军就有时间精力来准备。
两名中士,奔跑在公路边的野地中,为了隐蔽离公路很远,工兵排的潜伏地点距离二线阵地有将近九公里,两个人是以平时训练中跑三公里的速度疯狂的奔跑,身上除了枪和基本弹药外,没有多余的装备。
两名老兵来不及顾体力,他们深知自己的职责,快一步,就多一分机会,慢一步,或许整个部队都会被动。
工兵排的前方,日军三木部队的庞大行军队伍,于南宾公路上加紧行军,不过距离工兵排还有很远一段的距离,这要归功于伏击战,经过又几次伏击后,三木部队的行军之路安全了许多。
或者说,在大大小小将近十次的伏击战斗后,第五军的两个野战补充团,已经失去了继续执行有效伏击的能力,三木部队逐渐离开了伏击区域,脱离了被伏击的危险可能性。
第五军补充团伏击的主力是第五军野战补充第一团,每次伏击,基本上都是以连级单位为主,有时更多,将近十次的奋勇伏击,代表着有将近十个连的部队先后对三木部队展开攻击,一个步兵团不算直属单位,下属的三个步兵营也就只有九个步兵连。
将近十次突击,近一个团的战斗兵都参战,受到了损失,在这么多次的伏击中,伏击部队确实是后继无力,但也是尽力了。
用鲜血,伏击换来的,是三木部队不断迟滞下来的行军速度和将近百人的伤亡,一路上打打停停,行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伤亡则是积少成多,一次伏击损失一些,将近十次伏击后,损失的数量就大了。
不过相对于被迟滞的行军速度,兵力雄厚的三木支队伤亡个一百多人倒不算什么问题。
三木吉之助眯着眼睛,坐在九四式卡车中,长长的行军队伍,正在向前开进,行军速度被三木有意的勒令加快,三木乘坐的卡车上,一颗圆头的七九枪弹,给这辆卡车留下来痕迹。
在最后一次伏击战中,伏击的中国军队没对炮兵和步兵行军的队列下手,竟然正好打到了三木乘坐的汽车这里,一发子弹差一点就给这一千多号日军的指挥官报销掉,三木吉之助惊魂未定,过了好一会儿才缓了过来。
那颗七九圆头弹要是再打的正一点,朝着车门打过去,三木吉利之助现在不是为天皇尽忠,也得倒在后车厢里。
脱离了伏击危险的三木部队,没有了伏击的阻滞和困扰,一步步的向着增援武田大队的路上进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