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完,叹息一声,将头埋进被窝里。 嘴里嘟囔着,还有七年… 吃完饭,杨小涛回到家里休息。 第二天清晨,早早起床后杨小涛就开车赶往九部。 走进研究院却发现,早已经有人来了。 “束老师!” 杨小涛看到束兴北在一旁调整机器便上前打招呼。 今天的束兴北看起来格外沧桑,两眼周围更是浓浓的黑眼圈。 “杨部!” 束兴北依旧是平常神色,只是看到杨小涛的时候,心中多了份敬佩。 “你来这么早啊,可要注意身体。” “人老了就觉少,睡不着就早点过来了!” “吃饭了没?” “还没!我先把这机器调理好,这样能早点进入实验状态!” 束兴北一边说着话一边调整着设备。 “按照原先的计划,这每个项目都需要进行最少十次的反复检验,还要模拟到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 “可现在,这些工作连三分之一不都没做完,剩下的要么做一遍,更有些简单的就只能依靠理论了!” “这样的产品,风险太大了!” 束老师在一旁劝说着,杨小涛只是点头听着。 事到如今,伸头缩头都是一刀。 还不如抓住这次机会赌一把呢。 反正老道都算过了,这事能成。 两人说话的功夫,陆续有人过来,然后打过招呼进入研究所。 “韩叔,你也来这么早啊!” 看到韩三凤大早上的就掐着烟过来,杨小涛打声招呼。 韩三凤却是打个哈欠,“昨晚研究图纸睡得有点晚,今早上还是被我那口子叫起来的!” “哈哈,婶子还挺给力的啊!” 韩三凤将烟头扔进烟灰缸里,“她听说我要忙,那可是比我都积极,就差说,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了!” 说着周围人都哈哈笑起来。 “那必须得给婶子颁发个最佳外援奖!” 杨小涛打趣着,众人又是笑起来。 随后就在这欢笑中,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杨小涛看了一会儿就往外走。 等杨小涛再次回来的时候,还有食堂的三个帮厨,带着一兜子鸡蛋油条还有一桶豆浆过来。 “同志们,人是铁饭是钢,咱们先吃饭,吃完了再干啊!” 杨小涛走到研究所吆喝着,众人听了一个个出来吃饭。 杨小涛拿着两根油条,右手端着搪瓷缸子,里面装着豆浆,往里面泡泡再咬一口。 主打的就是,吃软饭! “老韩,你看的接受面板咋样?” 吃着油条,束兴北冲韩三凤问道。 韩三凤正剥着鸡蛋皮,听到询问也没犹豫,“昨晚我看了下,电路设计应该没问题,只要制造过程没错,十有八九能成。” 闻言束兴北松了一口气。 “不过,我觉得最好还是试验一下,这样心里也有底。” 韩三凤再次建议道。 束兴北眉头皱起,“我们也做了不少实验,结果还行!” “你打算怎么测试?” 韩三凤小咬了口鸡蛋,这才建议说道,“先用有线连起来,看看能不能通话。” “这个我们做过,三千米的距离没啥问题。不过你可以再做一遍试试!” “那要是这样的话,就搭个台子,直接发射信号源看看能不能接收信号!” 束兴北有些诧异,“这样能行?” 韩三凤耸耸肩,“那谁知道呢?” “不过我查过资料,发现联盟这些年也在发展区域通讯,虽然有点延迟,但发展的不错。” “死马就当活马医吧!” 束兴北听了默默点头,“那就试试吧!” “我们这下做了四个电话机,就在保存室里。” “不过,那玩意个头不小,都比转头大了!你们小心点,别弄坏了!” 束兴北将油条塞进嘴里,随后拿起豆浆咕咚咕咚的咽下,更是将手上的油抽了两下,这才拍拍手往研究所走去。 韩三凤也快速将鸡蛋吃完,然后往旁边的屋子里走去。 杨小涛放着缸子起身跟上。 刚才两人说的他都听着,对于卫星电话他也见过,就是这最后的检验,因为中继的交换机没做出来,一直没有正式实验。 这也是为啥要年后的原因。 两人来到保存室,随即就看到桌面上摆放整齐的四块转头。 说是转头,杨小涛更觉得像农村盖房子的瓦片。 每块都那么大,比起自己印象里的大哥大更大。 而且每一个后面用线连着一块蓄电池。 杨小涛明白,眼下便携式电池还没搞出来。 不过这个课题明年年后就会上马。 “杨部,咱们先去连线!” 韩三凤说着,就用力抱起来一个往外走。 杨小涛也包起来一个出门,很快就有人过来帮忙。 很快两台电话用电话线连接稳定,又是一番调试后,这才开始连线。 很快两人开始通话。 每个电话都有一个电话号码,当拨动号码后,杨小涛便听到对面传来韩三凤的声音。 “喂喂,我是韩三凤啊!” “韩叔,我是小涛,您吃了没?” 两人都在电话里笑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