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小涛听到这个消息是从大伯家里知道的。 主要是他不习惯听收音机。 而事实上,在早上的时候,收音机里就播报了这则新闻,只是杨小涛忙着带孩子们出门,结果就给下意识的忽视了。 最后杨小涛带着家人,就连旺财旺旺一家子也跟着过来。 来到大伯家,屋子里除了大伯两人,还有一个老奶奶,那是大伯的母亲。 此外,杨小涛也见到了大伯的孩子。 这时候,众人一说年龄,杨小涛才知道原来自己在这里竟然是最大的啊。 杨小涛1940年生人,而大伯家最大的姑娘是1941年的,而且家里都没成亲。 于是,杨家的几个孩子就成了院子里最受‘喜欢’的存在。 同时,杨小涛也成了大家口中的‘杨大哥’。 中午吃饭,杨小涛跟大伯坐在一起,两人不约而同的说起‘登月’的事情。 桌上其他人也都竖起耳朵听着,毕竟他们也是了解过杨小涛的。 在他们心里,最崇拜的是父亲。 但最感兴趣的,还是杨小涛。 尤其是男孩子,对杨小涛做的事情更是崇拜。 尤其是对方只比他们大一点,但取得的成绩却是他们无法比拟的。 “大伯,我觉得对方不会放弃的。” 杨小涛肯定的说着,大伯听了来了兴趣,“仔细说说。” 杨小涛笑道,“政治上来说,这是一种声音的比拼,谁做得好,谁就声音高。” “经济上说,合众国也不会放弃,因为这是拖垮对方经济的最好办法。” 大伯默默点头,然后问道,“你觉得,咱们研究会怎样?” 杨小涛摇头,“不好说,最起码,没有那份实力前,要慎重。” 大伯没再多说,因为杨小涛说的在理。 没有那份实力就不要碰这领域。 “不过,前期的卫星计划可以实现,您也知道,我们一直在进行卫星研究,这在通讯方面非常重要。” “现如今,咱们已经走到了前头,只要咱们的重心稍稍调整,就能加速建设。” 杨小涛说完,这次不等大伯开口,一旁正瞪大眼睛的大儿突然开口,“杨大哥,你们要做的那种通讯卫星电话就是,就是用这个吗?” 大伯笑道,“这小胖是学物理的,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 杨小涛听了眼中闪过一个想法,既然已经改变了,那就改变的彻底一点。 当即正色说道,“卫星电话确实是利用卫星作为中转站来进行信号的传递.” 杨小涛将情况一说,小胖立马来了兴趣,就在饭桌上跟杨小涛聊起通讯话题。 而让杨小涛更加惊讶的是,对方竟然提出建立基站的想法。 这下杨小涛更加感兴趣了。 一旁的冉秋叶跟卓大姐见了都是无奈笑笑,然后也聊起家常。 其中也询问冉秋叶的工作,冉秋叶就将在农村建立学校说了下,这可以让更多农民家的孩子上学,登时引起女孩们的注意。 就连大伯也在一旁夸赞道,说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等两人结束后,小胖对杨小涛说的更加感兴趣了。 旁边的大伯也难得看到这幅场景。 “大伯,小胖都毕业了,也该找份固定的工作了!” “要不去我们那当个工人吧,他这身本事不能浪费了啊。” 杨小涛看了眼小胖,对着大伯说道。 众人听杨小涛这样说瞬间都将目光放在大伯身上。 而大伯却是看着自己儿子,发现儿子目光中都是渴望,然后又看向自家媳妇。 后者笑着点头,然后对杨小涛说道,“这不会给你们添麻烦吧。” 大伯也想起现在的情况,眼中闪过一抹担忧。 桌上其他家人也是抿着嘴,有些敏感起来。 “这有啥麻烦!” 杨小涛无所谓的说道,然后又正色道,“大伯,您也知道,我们九部现在急需物理方面的人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