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差距之大,难以想象-《贞观清闲人》


    第(2/3)页

    “安东都护府的人口不能低于六百万,如果低于了,就让薛仁贵拿着行礼滚蛋。”

    “其余的,让他们自己管。”

    第一个不允许炼铁是杜绝安东都护府百姓造反的基础,

    第二个人口线是真正的放手施为的基础。

    代表着就算造反,搞大屠杀,只要人口没低于这个水平,那就不会有人管。

    “原住民死的多了,我们后期的统治也会方便不少,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高士廉对死人看的很淡。

    应该说他们这些经历了隋末乱世的人看的都很淡。

    在他们眼中,人命也只是衡量的一件事价值的标准而已。

    薛氏给的东西够多,他们不介意薛仁贵在安东都护府那里瞎搞胡搞,只要不触及他们自己的利益即可。

    至于损失的原半岛百姓,只能说一句他们命不好了。

    至于那里盘踞的各种少数民族部落,抱歉,不听话就只能倒霉。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们就给他们传信,让他们独自去解决了。”

    杜如晦轻松的说道。

    这封信发出去后,安东都护府接下来大约两年的时间都不需要他们管理监督了。

    他们只需要接安东都护府的汇报即可。

    “这件事完结后,还有一件其他的事,各地的,以室韦为首的等小部族也通过各个渠道上书,希望能给予他们和夏人,羌人相同的独立民族扶持。”

    “他们愿意上铜鼎,尊人王。”

    杜如晦又提出另外一个难题。

    李宽挑挑眉,理论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可是这样的话,大唐就会变成多民族融合共同发展了。”

    “我有点纠结。”

    如果是身处未来这并不是一件大事,但现在是大唐,这就是一件大事了。

    这是一个汉为尊的时代。

    “所以这件事需要大家一起商量讨论一下,该怎么处置那些小部族。”

    “他们想要通过身份认可来实现阶级跨越。”

    “毕竟,只要我们认可了,他们就不用再当附庸,而是可以成为平等存在。”

    “如此,他们部族的百姓生活就会好很多。”

    高士廉在旁边平静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