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核电专家颇为兴奋地说道。 其实这种事情,他是做不了主的。 尤其是在完全不知道对方单位的情况下。 不过核电专家,以为自己猜到了对方的来头。 已经给张星扬脑补出了理由。 核潜艇未来如果要进一步大型化发展,那么现如今的反应堆很可能就带不动了。 这不就需要更强大的心脏,也就是四代堆了嘛! 除了核潜艇之外,核动力航母也可能会需要第四代核反应堆。 核潜艇的反应堆,其实某种程度上也能够用在核动力航母上。 就比如高卢的戴高乐号航空母舰,它就采用了高卢凯旋级核潜艇上的GEC Alsthom PWR Type K-15核反应堆。 不过也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 高卢航母成为了战后航母航速地板砖。 实际最大航速,仅仅是跑出了25节。 而一般的航母速度,都在30节以上。 “我们其实已经进行了不少的四代堆理论研究。” 核电专家来了谈兴,滔滔不绝。 “我们的理论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热中子反应堆领域。” “之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个实验性质的超高温反应堆,在南非建设成功。 不过它的超临界蒸汽锅炉造成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我们也不准备进行这种反应堆建设。” 说完超高温反应堆,核电专家这才稍微反应对来。 自己说的是不是有点专业,有点害怕对方听不懂。 张星扬眼见着对方停下,扬了扬眉毛:“所以你们在熔盐反应堆方面,没有进行过研究吗?” 张星扬在这之前,和耿博提到的钍基熔盐反应堆,就属于这一类范畴。 核电专家有些惊讶,现如今国际上对于四代堆的探索刚刚开始,知道熔盐反应堆的人并不多。 “我们在这方面也研究过。” “你们理论研究的还挺多。”张星扬说道。 核电专家略显靦覥笑了笑,“之前的日子,科研经费不是很充足,我们也就能够进行一些理论上的研究。” “实验堆,都是很费钱的。” 张星扬略感认同点了点头,他也一直觉得科研经费不够花。 实验堆的建设花费,估计能够花去核工业公司的一整年的利润。 “我们也曾经进行过一定的模型计算,核燃料溶于氟化物中形成金属盐类。” 刚刚哭了一下穷,想要等会多敲一点经费的核电专家说道: “比如:四氟化铀和四氟化钍,根据我们的运算,当混合核燃料的熔盐流体流入石墨减速的堆芯内时,会达到临界质量。” “这是一种十分可行的设计方案。” 张星扬刚刚准备说什么,检查核反应堆的专家团队之内逐渐发出了一阵阵的喧哗。 让他暂停了自己原本想说的话。 核电专家也将自己的视线,投向发生争执的专家团队。 两人对视了一眼,一起走向发生争吵的专家们。 “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张星扬伸出双手,将两个人拉开之后,向旁边的人问道。 “老覃和老姚,对一个结构件的强度要求有一点不同的意见,然后俩人谁都不服谁。” 一边一直看着事件始末的人,热心给张星扬解释。 听完之后,张星扬有些无奈。 这种事情,还真不好判断谁对谁错。 不过张星扬还是十分好奇地问道:“什么结构件,让你俩意见这么不统一?” “封闭循环气涡轮的主轮轴。” 老覃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平复心情说道。 “作为发电设备的核心,我认为它有必要达到理论上的最佳强度。” 一旁明显有些不服气的老姚,听到这话明显被气到了,甚至想要冲上前揪老覃的衣领。 “理论最大值你也好意思说,那他妈是现实中能达到的吗?!” 很明显,老姚是相关制造业出身,对于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有着清晰的认识。 老覃则是明显的理论派,追求所谓的理论最佳值。 工业制造不是纸面上的写写画画,理论上的数值真的只能够停留在纸面上。 一般来说,只要是在一定的误差范围之内,大家都能够接受。 “实测值和理论值差多少?” 两人争的这么起劲,张星扬也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能会比较大。 “其实差距比我们之前预设的还要小很多。” 依然是那位热心围观人士: “实测值仅仅是比理论值小了万分之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