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即使张星扬刚刚向他介绍了一系列的技术储备,依然让人感觉到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完成。 “这项技术花上十年都不过分吧。” 张星扬稍微抬头看了他一眼,“十年之后,你说不定已经能够看到小型化的核反应堆了。” 说完,张星扬从自己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份只有几页纸的文件,“你先看完这份文件。” 文件拢共不过三页,正常来说几分钟就能够看完。 李飞却足足看了接近二十分钟。 张星扬面前原本半人高的文件堆,都消下去一小半。 “你上边说的是真的吗?” 李飞略带震惊抬起头。 “能够容纳24000个标准集装箱,排水量24万吨级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还是核动力?” 有那么一瞬间,李飞感觉自己可能是在做梦,自己其实还睡在床上。 要不是怕痛,他都想给自己一个嘴巴,试试是不是在梦里。 “咱们有这个实力吗?” 面对质疑,张星扬没好气地说道,“把吗字去了。” “反应堆上舰而已,用得着那么大反应吗?!” 上舰而已?! 李飞此时恨不得冲上前,掐住对方的脖子问,懂不懂这代表着什么! 有能够建造24万吨的核动力集装箱船能力,同样能够建造十万吨级的核动力超级航母! “也就是说,咱们真的要开发船用核反应堆?” 李飞声音颤抖地问道。 “计划里是有这一项,不过要等到钍基熔盐反应堆开发完,才开始进行。” “现在的三代堆如果上舰,还是不太合适,问题比较多。” 李飞:“也就是说,咱们以后能有核动力航母了?” 张星扬听到这句,抬起头用看智障的眼神看着对方,“你的联想能力不去写可惜了。” “现在船用核反应堆,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就能够联系到核动力航母。” 别说是核动力航母,现在国内明面上连一艘航母都没有。 正在北方船厂之内进行改造工作的瓦良格号,虽然已经下水,但是舾装最少还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后续的海试过程还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距离形成战斗力还有较长一段距离。 当然如果自己开发速度够快的话,有可能在第二艘航母,也就是第一艘国产航母上应用核反应堆。 “最起码是有了一个希望。”李飞笑呵呵说道。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见到我们的国产核动力航母。” “话又说回来,船用核反应堆方面,我们也没什么经验吧。” 李飞虽然是核电方面的专家,但是对于其他领域并不精通。 只能说是稍微有点了解,在船舶方面同样如此。 张星扬叹了一口气,“所以要在我们的钍基熔盐堆成功之后再开始船用反应堆开发。” “就是因为钍基熔盐堆本身具备种种优势。” “熔盐本身的温度能够直接推动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运转,而不是还用蒸汽轮机。” 唯一运行过的橡树岭实验室建造的熔盐堆,就是采用的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相比较于蒸汽轮机,最为人重视的就是启动时间。 蒸汽轮机要等水烧开,形成蒸汽才能够推动涡轮运转。 这在民船上并不算什么,但是放到军舰上。 无疑是大大增加了战时启动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大型军舰大多数使用蒸汽轮机的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熔盐堆没有固体的燃料棒,而是将核燃料溶解在熔盐之中,随着熔盐的循环不断进入反应区,这也意味着用熔盐堆的船只,不像水堆那样每隔数年都需要在船厂之内大修半年时间。” 因此,采用熔盐堆的战舰,真的能够实现在海面上持续航行不需要停留补充燃料或大修。 这是目前所有的核动力战舰、航母等,都做不到的事情。 说完,张星扬又将自己的头埋到文件堆之中说: “所以加油干吧,咱们现在早一点将钍基熔盐堆做出来,就早一点见到核动力航母。” 李飞听完之后顿时干劲满满,“那就让我们加快速度干起来吧!” 其实李飞也明白,张星扬是给他画了一张大饼。 不过,人有时候就是需要这样远大的理想,才能够爆发出自己的全力。 他也很愿意向着这一张大饼努力拼搏。(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