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震拿起一只将军罐问道,“这是谁收的?” 猴子脸色紧张的说道,“我,我的,师傅东西不对么?” 张震笑道,“东西没错,可你竟然敢收瓷器,胆子不小啊!” 猴子得意笑道,“您确实没怎么讲过瓷器,可俺看见这东西就挺喜欢,价钱也不贵才要八百块,俺就买了,就算东西不对,大不了俺自己赔。” 这些孩子兜里都不少钱,张震这次让他们只管放开胆子下手,万一赔了也不责怪。 所以他们胆子都大了不少。 张震点头道,“直觉不错,这是清中期嘉庆朝的将军罐,虽说是民窑但八百块很值,你还收了什么,拿出来让我看看。” 猴子指着一只三寸多的杯子道,“还有这个,俺看着喜欢,就买了,就是价钱贵了点,那人死活要两千,磨叽半天一千五拿下,师傅您看看对吗?” 这只杯子色彩非常艳丽,在灯光下呈现出厚重沉稳的牛血红,让人看一眼就无法挪开视线。 张震拿起来仔细看了片刻,拍着猴子肩膀道,“以后我给你开小灶,多学学瓷器相关知识,你很有这方面天赋!” 猴子脸上露出兴奋之色,眉开眼笑地说道,“俺就喜欢瓷器,谢谢师傅了,这东西到底是不是郎窑红?” 房间里对古董了解最少的人就是郭晓仪,她好奇地问道,“张总什么是郎窑红?” 张震举着杯子对徒弟们道,“清代自康熙朝中期开始,就非常重视瓷器,因为这东西是除了丝绸、茶叶之外的最大出口产品,同时宫廷和民间也需求量极大,所以就专门派驻了官员督造瓷器,官名督陶官。 清代历史中有四大督陶官,第一位名叫臧应选,他那个时代的瓷器被称为臧窑,第二位是康熙末年任职的名叫郎廷极,他做督陶官任期内所造的瓷器被称为郎窑,其中这种红最难烧制,后人称之为郎红!” 猴子听得入迷,催促道,“师傅您再讲讲郎红的特点!” 张震把杯子放平让大家都能看清釉面,“你们看,郎窑红,是华夏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色彩绚丽,红艳鲜明,如初凝的牛血般鲜红,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征,是瓷器中的绝品。 你们记好了,真正的郎红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 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接近黑红色,这也是特点之一。 另外工匠在制作过程中,为了流釉不过底足,会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红制作独特技法,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烧制郎红需要1300℃以上的高温,还有一定的运气在里面,往往十不存一,所以更显珍贵。 这只杯子虽说个头小,但也算得上是宝贝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