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遵旨!” 一队锦衣卫架着两人,往天牢那边拖。 朱高燧大呼冤枉喊道:“诶,我说,别拉我啊,我就路过的!啥也不知道啊!” “爹,我是冤枉的啊!” …… “何人喧哗。”朱元璋问。 “没事爹,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吵起来了。”朱棣含糊其辞,家丑不可家扬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什么奇怪的,毕竟他也有几个小儿子,有的不好好学规矩,倒是挺闹腾的。 “那好,咱继续,大孙你继续讲讲这白银跟宝钞的关系。” 朱元璋根本没考虑过,倭国小日子的抵抗力量,正发愁怎么使用白银,才能收益最大化。 朱棣也满是期待:“是啊,这通货膨胀又是怎么一回事。” “两位稍等,我去拉一个人来。”朱由检想了想,决定还是带上建文朝的朱棣,以免到时候还要再讲一遍。 “好,你去吧。”朱元璋点头。 …… 建文朝。 朱棣择日登基,尊太祖嫡孙,建文帝朱允炆为太上皇,改年号为永乐! 经过半个月,文武百官齐心同力的整顿,大明王朝已经渐渐安顿下来,连年内战的损失也在逐步恢复。 鸡鸣寺中。 朱棣马不停蹄的忙碌了半个月,每日只睡两三个时辰,勤勤恳恳不敢有丝毫懈怠,整个都瘦了一圈。 难得抽空来一趟鸡鸣寺,也是为了公务,寻他背后的男人,佛道双修的大师道衍和尚,共同梳理当下政策脉络。 朱棣刚一进寺门,毫不客气的舀了一瓢泉水,咕咚咕咚饮下去,痛快道: “还是大师这里的水甘甜!” “陛下圣躬安!” 道衍和尚微笑行礼,言语赞叹:“陛下手段真是高明,此计谋一出,天下大定,臣甘拜下风!” 朱棣一懵,什么计谋,怎么有点没听懂,思索片刻,慢慢回过味来,苦笑道:“大师误会了,说来离奇,若非我亲身经历,仍不敢相信子孙后代出了神仙,带着父皇殿前显灵。” “臣懂得。”道衍和尚面带微笑,隔墙有耳嘛,他懂,他都懂。 虽然他佛道双修,可骨子里却是不信佛也不信神,从始至终他只信自己,信所见不信所闻,神佛之流,从来都是嗤之以鼻。 朱棣也不打算解释,转而问道:“大师,我尚且有忧虑,上皇年少于我,若我百年之后,上皇复辟,如何以绝后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