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士绅有的赚,朝堂上官员身后的靠山全成了张居正的了。 这才是张居正能把朝堂当做一言堂的原因,士大夫阶层全部支持他,自己能力还极为出众。 朝堂上没他批准,谁敢放个屁? 张居正为大明续命五十年不对。 张居正一条鞭法贯彻下去,续命一百年完全没问题。 因为虽然让士绅赚了物品换银子的利差,但对百姓来说,好歹是说宰一刀,就只宰一刀。 而不是被官吏飞来一脚,踹歪米斗掉下去火耗,或者那些闲的发慌的挨个挑米粒,成色不行的就没收来的钱。 但很可惜,完全没能执行下去。 反而让当时的明朝受到了恐怖的反噬,万历这个倔驴说不用,就是不用,若这两位君臣相得益彰,明朝再续百年轻而易举。 可惜想当皇帝亚父,没有当亚父的表率。 想当好皇帝的,又没有那个能力。 执政初年,万历派遣太监去江南地区收税,因为此时正值小冰河期,粮食本就减产,百姓都成穷鬼了。 再逼就要造反了。 朱翊钧当然知道哪里有钱。 大明最富庶的地方。 江南! 占据整个大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甚至更多的财富。 朱翊钧派遣的太监刚到江南。 立马就被干死了。 士大夫知道你是来收税的,这谁也接受不了,士大夫不知道什么家国,士大夫只知道不交税能在人间天堂挥霍一生。 而后。 再也没有太监敢去。 去了就是个死,太监也不傻。 违背朱翊钧的命令还有一线生机,敢跟士大夫对着干,必死无疑。 自然。 朱翊钧也并非蠢货。 自古财帛动人心,跟太监们讨价还价,只要能收上来税,皇帝与太监七三分。 太监不去。 朱翊钧咬牙,五五分! 太监还是不去,最后无奈,朱翊钧近乎哀求的跟太监说七三分,这才让一帮心狠手辣,人胆大的太监撸着膀子去江南开干。 为什么五五分不去,七三分去了呢? 因为七成是人家太监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么多钱谁不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