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弘治十七年,周太皇太后去世,孝宗的枷锁被去掉了。 这一年,朱祐樘三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年纪。 他重振旗鼓,准备和内阁掰一掰手腕子,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第一步还是要抢军权,总制西北军务的户部尚书兼右府都御史秦纮,被孝宗调回京城,孝宗要查一查这几年西北的旧账。 镇守陕西的监军太监刘云,被拿回京城下狱,大同总兵莊鑑因为监守自盗贪污军马钱粮也被召回京城问罪,然后调往辽东喝西北风去了。 随着清查的逐步深入,弘治十七年六月份出事了,因为西北的亏空太大,窟窿补不上,陕西的粮仓,巨积仓被当地官府一把火给烧了。 然后上报朝廷,说是意外失火,粮草被烧了四万九千石,经过孝宗的调查,这起案件被认定为贪污腐败导致的人为纵火案。 仓里都被贪干净了。 根本没粮食。 涉案的人员包括陕西总兵张安,镇守太监刘保,都指挥宋英,按察司总理边储丁翊, 巡检副使张黻,巡抚都御史陈寿,和布政司参政史简等人。 从上到下,从京城到地方,从太监、文官到武将,一个都没缺,全都参与了。 这就证明, 西北已经彻底烂透了。 当月鞑靼小王子寇边,大同都指挥战死,孝宗以此为借口,从京城调兵三万出征大同,控制边关。 但孝宗这个动作让内阁害怕了。 内阁掌管军务这么多年,西北烂账太多。 如果孝宗倒查二十年,大家都玩完。 所以不出意外的,在调兵遣将环节上,遭到了刘大夏为首的内阁人员强烈反对,孝宗就跟内阁僵持住了。 谁也弄不动谁。 孝宗紧急调遣三名亲信回京,让他们去西北清查账目,并叮嘱他们可便宜行事。 这个便宜行事的含权量,已经被狄大人验证过了,就是让刘大夏当廷怀孕,也在便宜之内! 内阁害怕了。 兵部尚书刘大夏吏部尚书 马文升 还有户部尚书秦纮,李东阳纷纷请求辞职回家。 内阁出现了集体逃逸式退休。 孝宗不让走。 今天不弄死朕,一个都别跑。 然后孝宗就忽然病了。 接下来流程千篇一律,依旧是熟悉的无故暴毙。 朱元璋勃然大怒:“大明会典,什么狗屁大明会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