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花拿出一个胭脂盒,鹌鹑蛋大小,很精致,她说这是十二少用第一份薪水给她买的。 她轻抚胭脂盒,像是捧着稀世珍宝一样小心。 这时天色渐渐亮起,而如花的脸色也慢慢变得苍白。 本就是情侣的两个记者被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决定帮助她寻回十二少。 如花的表情既是高兴感激,又是哀伤不安。 以前是十二少目送如花去倚红楼,现在是如花目送两位记者去报社。 人非,物也不再了。 男女记者除了帮如花登报寻人,还想通过其他途径来收集信息。 报社报纸最早收录只有1938年,他们就换别的方式尝试。 男记者利用自己的职业身份,不断走访相关店铺,但还是没有十二少的相关消息。 采访碰壁的事情他们遇得不少,也不气馁,最后想通过拨打呼叫台,将所有与3188有关号码的主人找一遍,可这个工作量实在太大了,一时半会儿出不了结果。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寻人启事顺利地登上各大报纸。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三月八号的晚上。 两人一鬼的身影出现在约定地点的那个斜坡上。 如花那略显单薄的身体在月色下显得有些忐忑,虽然她保持着优雅得体的姿态,但不断摆弄着胭脂盒的双手暴露了她的慌乱。 时间已经到了十一点零五分。 “他可能有事迟到了。” “他从来都不会迟到的。” 见自己的安慰不起作用,女记者只好默默祈祷十二少不是变成猫狗之类的,不敢出来相认。 这时,一对女子走了过来。 她还没来得及担心,两人就和如花擦肩而过。 二十五分钟又过去了。 两位记者除了回答如花时间,根本说不出其他的话来。 失了方寸的如花竟然顾不得矜持,放下一代花魁的尊严,对过路人大送秋波。 可换来的却是一声花痴。 红妆已经掩盖不了如花的苍白。 她只有七天的时间,现在已经过去三天。 但最伤她的,还是心哀。 记者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已呼叫台寻人了。 而如花白天只能痴痴地眺望远方,晚上独自哭泣。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大海捞针的渺茫深深挫败两位资深记者。 他们暂时失去了工作的热情,懒散地在上班路上漫步。 男记者的注意力被街边的古董吸引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