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年和林叔一起在善后小组工作过的一位叔叔。 这位陈叔后来也进了建委三局,和林叔的关系还不错,只是比林叔早一年调走从事三线建设,没想到他居然来了这里! “陈叔~!” 看到宝根带着两个人端来的半锅热粥、几十个馒头和一盘咸菜,刘干事惊讶着笑了起来。 “你小子人面可真广,在这里都能蹭到这么好的东西。” 某个民兵二话不说抢了个馒头先咬了一口,眉开眼笑。 “这热乎的馒头就是香,咱们跑了多少趟任务,这次还是第一次在这里吃上热乎饭。” 时钟指向九点,加满柴油的大脱粒再次上路,缓缓的开进了阿拉沟河谷。 阿拉沟河谷为东西走向、长达210公里的一条狭窄河谷,最窄的地方仅仅能通过一辆卡车。 谷口鱼儿沟的海拔只有2200米,但在另外一头的奎先达坂海拔居然高达4280米。 车子行驶在河谷内的简易牧道上,一路摇摇晃晃。 不少知青都好奇的探出头来看着天空上的那一线天奇观。 两边山体几乎高出河谷八百到一千米,让人觉得卡车正行走在一处地下世界里。 “这里的山崖还算是比较低的,”跟车的民兵再次开始给知青们科普,“前头最高的两侧山崖落差起码有1000米以上。” 巨大的山体落差导致前天的风雪几乎没有影响到河谷内部,谷内的积雪不算很厚。 “运气不错。” 刘干事在冰面上跳了跳,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轻松。 “往年运气不好的时候,这里的雪能有一米厚。” “我记得有一回车队在这里被堵了一个多星期。” 他在跟正小心开车缓缓驶过冰面的宝根闲聊。 其他的知青和民兵都已经提前提着行李走过冰面到了对岸。 直到大脱粒的轮胎驶上河岸那一刻,宝根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刘干事呵呵一乐。 “别松懈,前头还有二十七条河面要过(没夸张),慢慢来......。” 卡车在河谷里开到第六天才抵达出口处的奎先达坂。不是因为车速不够,而是所有人需要阶梯性适应逐渐升高的海拔。 这些天里所有人都被粗暴的禁止做个人卫生,例如洗脸、擦身子。 而且所有人在进入风区之前就开始服用红景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