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一通海口一万斗-《大明左道》


    第(3/3)页

    聚集的人群已是群情激愤,人多胆气壮,就连堂堂县尊大人讲话也照样不给面子,起哄声响起一片。更有胆大好闹事的人躲在人群中趁乱嚷道:“官府历来都是和郑府穿一条裤子,要是真讲理,现在让粮行就平价售粮,又推诿拖延什么?”

    随后又是一阵起哄的声音。

    冯县令无奈,只得跳下了桌子。李三思低声道:“冯大人,你领着人将郑家的家丁和这些百姓分隔开。若是出了乱子,抢了粮也就罢了,可万万不能见血。”

    冯县令明白其中轻重,点头会意,领着带来的十几名公差将人群周围的郑家家丁拦阻住了。李三思跳上桌子,深吸一口气,放开嗓门冲着人群大喊:“乡亲们,请大家稍安勿燥,耐心等待见rì,官府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待!决不致于让大家没了下锅的米!”

    凭着李三思此前干下数件大好事刷出的声望,围聚着的这数百名萧山百姓到没有起哄让他滚蛋,但对他的许诺却也不怎么相信。站着李三思跟前的一位怀着抱着小孩的妇女正是他在大头巷的邻居。她认得李三思,含着眼泪哀求道:“李爷,您是好人。我家里有老人生着病,吃不下东西,小孩儿也发着热症,就想喝几口细米粥养一养胃。这一百多文钱一斗米,我哪里买得起?又怎么等得了?”

    李三思看着下面这一李李愤怒激动的脸孔和在母亲怀里饥饿哭泣的孩子,黑压压的人群眼看就要挤破栅栏,一场流血祸患即将难以避免。他心头热血上涌,大声喊道:“我来开仓放粮!”

    这话叫在不远处看戏的钱师爷听了去,嘴角浮起一阵冷笑,心说:“别说是堂堂郑伯爵府的粮行,即便是普通商人里的粮仓,也是你说开就能开的?这一仓粮食只怕有上万斗之多,又如何能开得起?”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