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长安城中君臣事-《超级汉朝》
第(1/3)页
纵横病卒幽州蓟城军中,时年58岁,虽然说不上是英年早逝,但也算天命不永。一代名将病卒,天下震动,实为大汉之损失。
其子甘安,便从长安来至幽州蓟城,筑庐坟墓之旁,守孝三年。
甘安入圣人之门,行事便遵照儒家礼教制度。昔日孔子病卒,其门下弟子皆筑庐孔子坟墓旁,为之守孝三年,各自大哭一场,才互相诀别而去。唯有孔子弟子子贡,又再为孔子守墓三年才离开。
甘安也欲要效仿子贡,为其父守墓在加三年。靖治9年春,赵如霜与甘安之妻颜氏来纵横墓前,请甘安回城,说守孝已经满了,但甘安仍执意再守三年,并无离开之意。
二月初,朝廷诏令至幽州,征召甘安为光禄勋,并诏令赵如霜入长安朝觐皇太后。赵如霜受了诏令,遂准备行装。甘安见此,只好在其父墓前大哭一场,再拜叩首,然后随使者回朝。
朝廷用安车征召甘安,以示敬贤之礼,赵如霜虽然年将五旬,却英武没减去多少,仍能骑马驰骋,本欲要乘马前往长安,见甘安乘坐安车前来,于是也舍弃马匹,乘坐马车跟随甘安,一连走了十余日,才到长安。
甘安入朝,与其后母赵如霜来朝见天子,皇帝见赵如霜,命座,不必行礼,礼待甚厚。
皇帝对赵如霜道:”朕之母后,甚仰慕钦佩夫人英风,今愿一见之,所以朕才相召。一路跋涉,车马劳顿,让夫人受累了。朕每每想起太师为大汉镇守北疆,却天命不永,心中未尝不扼腕叹息。今太师已薨,国损长城。朕也只有照顾恩泽太师家属后人了,望夫人能体谅领会朕意。”
赵如霜谢道:“臣一家蒙受天恩,无以回报,只有尽忠于大汉而已。陛下皇恩浩荡,臣岂能有其他想法呢?”
皇帝便让赵如霜先去歇息,明日再去朝见皇太后。时朝中官员,都只闻赵如霜之名,多没有见过赵如霜,今日见之,虽然年将五旬,却依然是容颜尚在,英风未消。都各自惊讶赞叹道:“果然是一代巾帼,女中豪杰也!”
甘安阔别长安三年,今又返回,拜伏于丹陛之下,皇帝一见甘安,大喜,亲自下座,搀扶甘安起来,为其置座。甘安谢恩,皇帝便道:“此番征召卿为光禄勋,都是朝中大臣商量同意了的,卿不可辞让啊!”
甘安奏道:“陛下之命,臣安敢不从?只是光禄勋一职,非同小可。臣年尚不过四十,就跻身九卿之列,恐怕朝野人心不服。”
皇帝道:“卿之道德、才学、名望皆能胜任,朝野如何不服?朕今令卿不得辞谢。”
甘安随只好领命,接受光禄勋征召。至此,甘安在朝任光禄勋二十余年,直到其病告老归田。亦成为汉朝一代名臣。
赵如霜次日奉命前去宫中朝觐皇太后,皇太后华玉凰一见赵如霜,凤颜大悦,赞道:“不想我大汉尽然有此奇女子!夫人追随太师驰骋疆场二十年,海内有名。夫人与太师正所谓巾帼红妆配豪杰英雄也!”
赵如霜则奏道:“臣虽然略有微名,怎能比太后母仪天下呢?太后与先帝,才是人中龙凤,天合之作。臣与太师,虽然也是一段良缘,但怎又能相比太后与先帝上天垂定之佳缘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