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局变(二)-《醉千宠》
            
            
            
                
    第(1/3)页
    “你不同,你置身事外,也许看的清明,也许想法奇特,因此,我愿多听。”
    裴贞婉依旧有意思愕然,陈帝的这一番话,讲的很是明了。若她是年少无知时期,定会为此感到欣喜,高山流水觅知音,谁人不为知己者知无不言呢?
    可她不是天真烂漫的少女了,也不是一往无前毫不顾忌的将门之女。她经历过巨变,背负着仇恨,步步惊心。即便是她费尽心机入宫,走到陈帝的身边,真实目的确实是想影响朝局的走势,可,绝不是如此明目张胆!
    裴贞婉心中一番挣扎,面上却也只能勉力笑道:“臣妾拙见,定然比中枢大人们差之千里,陛下当做玩笑听便罢。”
    陈帝却是单刀直入:“我知你顾忌什么,你担心此刻若是说了什么,我这会儿不追究,但日后若形势有变,或前朝斗争凶猛,你也定是难以自保,更怕我事后追究与你。你放心,我尚不致如此昏庸。素来言官直言,是因为帝王心中当有自己的主意,若是治理天下全靠听人说教,人云亦云,那这个皇帝,我也不必再做了。”
    这一番类似的话,裴贞婉在宣明宫也曾说过,如今听来,竟有了一丝惺惺相惜之感,不由伏身行了一礼。
    “陛下清明,贞婉小人之心了。”
    陈帝不在意这些,和缓笑道:“阿婉,你聪颖胜过宫中他人,我自然也是欣赏你,日后你只管放宽心,万不能再这般束手束脚。”
    任她平日再如何谨慎,陈帝已然是劝了三四回的,若再不识相,只怕不要讲报仇,连是否能在帝王之侧相伴,也是一个未知。
    “虽不知冯将军查到的线索究竟为何,但臣妾想,荆州节度使曹大人,那是于社稷有功之人。若无实证,只怕陛下也不会做些什么。”
    坐回席位,裴贞婉缓缓道。
    “不错,”陈帝看她这般样子,反倒很是满意,“所谓线索,其实是几封曹罡与工部、兵部、户部往来的书信罢了。”
    裴贞婉装作思考的模样想了一晌,道:“节度使掌一方军政,兼理地方治理,与六部有些往来,倒是说得通的。臣妾愚见,只怕这些书信,也不能作为疑点来看。”
    陈帝笑了笑:“内阁那些老家伙们可不是你这般想。”
    “为何?”裴贞婉露出一副好奇的模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