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局变(二)-《醉千宠》


    第(2/3)页

    “那些老家伙,很是主张细查此事,”陈帝略换了一个姿势,斜靠在扶手之上,“前几朝中,就常有节度使专权,拥兵自重之事。那几个老家伙,甚是觉得此事当疑。”

    对这番说法,裴贞婉心中早已推演了许多遍。实话说,中书门下的几位朝臣,所疑却也不假,只是陈帝若当真疑心,自然也不会有眼前这一番对谈。

    不由腼腆地笑了笑,低声道:“臣妾确实见识浅薄,也许大人们当真有别的顾虑。陛下议政,不知除了几位大人,还有别的国公侯爷的,能帮陛下梳理一二么。”

    陈帝抬了眼,看了几眼,侧头道:“卫睦与曹罡是姻亲,这种事宜,他怎么会在场?”

    “是臣妾想的不周到了。”

    陈帝点了点头,却也不再发话,端了眼前的茶盏送到嘴边,眼睛却在出神,仿佛无知觉地一口一口抿着茶水。

    裴贞婉用余光悄悄打量着,将手边的香炉打开,添了一点龙涎香,缓声道:“其实臣妾觉得,现下这个案子,冯将军倒还是留意着户部那边更妥当。”

    “怎么说?”

    “一则,真真正正的命案就放在那里,背后牵扯着多大的关联,于陛下而言,是眼前关注之事。另一则,若荆州那边真有什么,也是该暗中调查,打草惊蛇,岂不是有些轻举妄动?”

    陈帝点了点头:“不错,你继续说。”

    “台院隶属御史台,执掌纠弹中央百官,若有大案时,还需扶助大理寺审判,此等监察机构实在是陛下的额外的眼睛。既然有隐情能逼到杀人灭口,背后牵扯之事,怕一定是动摇陛下国本,能引发陛下盛怒之事。现下户部那边线索明了,是为明案,节度使这边扑朔迷离,是为暗线。先捋顺一条,也给陛下更多的时间观察与思考,臣妾以为,这样才是妥当。”

    陈帝好似有些激动,竟站了起来,拊掌道:“果然你是头脑清楚的,你所分析的,与我所想一致,阿婉,你的才智果不负我!”

    这一番喜怒形于色的举止,令裴贞婉又是有些不适应。一炷香之前,陈帝还在阴晴不定的逼问蓬莱殿的细节,天子的肃穆威仪,令人周身惶恐。

    那样一眼看穿人心的帝王,和如今这样举止随心的模样,判若两人。

    裴贞婉实在拿不准,到底为何,能让陈帝短时间内这般随意切换。
    第(2/3)页